央視推薦:5部自律上癮的紀錄片,讓你狠狠清醒,擺脫焦慮

2025年05月04日23:10:14 娛樂 1386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說過:

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缺少了這一環,你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困難。

人生之路,十有九難,關關難過。

你若肆無忌憚地放縱自己,只會在困境中迷茫、頹喪。

唯有學會克制,逼迫自己長期自律,才能跳出平庸的生活。

今天,晚君想跟大家分享5部使人自律上癮的紀錄片,讓你狠狠清醒,擺脫焦慮。

1

《跑者的世界》

奧林匹克山的岩壁上,雕刻著古希臘人的一段格言:

「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紀錄片《跑者的世界》里,就講述了六位跑者的故事。

他們職業不同,年齡不同,卻都因為跑步把生活過得熠熠生輝。

其中,王鵬是一名電台播音員。

剛滿30歲的他,卻因為久坐熬夜,暴飲暴食,體重高達兩百多斤。

每次父母勸他減肥,他都以工作太忙為由拒絕。

有段時間,他感覺身體不舒服,才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

去醫院檢查後,他才發現身體的各項指標都亮起了紅燈。

醫生說若是放任身體肥胖下去,身體器官負擔加重,可能危及生命。

於是他狠下心來開始運動,起先他只是每天快走1小時,然後慢慢轉為跑步。

為了增加運動量,他還堅持每周跑四次10公里,風雨無阻。

央視推薦:5部自律上癮的紀錄片,讓你狠狠清醒,擺脫焦慮 - 天天要聞

半年後,他的體重減至140斤,再到醫院檢查,異常的指標都降了下來。

他還發現工作中的很多壓力與負面情緒,在專註跑步時,也都能隨之緩緩排遣。

在跑步的加持下,他更加專註地投入進工作,把節目做得越來越好。

曾看過一個科普:

跑步1個月可以降低體重,3個月心肺功能變強,半年後身體免疫力增加,1年後擺脫三高疾病,3年、5年身體機能和面貌,就會明顯超出同齡人。

跑步不僅能改變一個人的外形,還能增強體質,從身體到精神都獲得雙重的活力。

當你發現身體出現了問題,負面情緒無法得到宣洩時,就去跑步吧。

哪怕只是短短的5分鐘、10分鐘,也比坐著、躺著更接近你想要的狀態。

你跑步時流的每一滴汗,都不會辜負未來的你。

2

《習慣的奴隸》

作家都希格說,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一個人的生活一旦被壞習慣佔據,就如背上了重重的高利貸。

任你拚命掙扎,也只能成為債務的奴隸。

紀錄片《習慣的奴隸》中就講述了幾個最常見的壞習慣。

它們看似無關緊要,卻在時刻透支著我們的健康和精力。

比如抽煙。

紀錄片中有一位中年男士,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陽台,點上一根香煙,再開始一天的生活。

儘管他看上去身強體壯,可他卻因為常年抽煙,心臟已經發生了病變。

他看著年幼的女兒坦言:「我真的害怕自己等不到女兒長大了。」

又比如購物。

有一位上大學的女生,表面上光鮮亮麗,實際上她的信用卡早已刷爆,欠下了不少外債。

她每個月要花三四千美元購買各類口紅、包包、鞋子等物件上。

她的生活因為隨意消費的習慣,早已陷入了一團亂麻。

對於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惡習,片中的專家給出提出了幾條戒掉壞習慣的建議。

1. 與擁有好習慣的人相處

專家說,意志力是可以傳染的。

多與擁有好習慣的人相處,他們的行為和意志力能幫助你控制壞習慣。

2. 把你的壞習慣行為,推遲5分鐘

紀錄片中說,壞習慣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

推遲5分鐘的時間,就能讓理性思維抑制住本能。

3. 制定階梯性目標,從微小的改變開始

學會給自己設定一個階梯目標。

因為改變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開始設定的目標越簡單,大腦對改變的恐懼就越低,也越容易開始行動。

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曾說過一句話:

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習慣的力量如雨像水,潤物無聲,卻有滴水穿石的能量。

只有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才能控制住自己的人生。

3

《睡眠科學》

紀錄片《睡眠科學》中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人睡眠不足。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中,熬夜彷彿成了每個人的常態。

但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睡眠的時間換取其他的身外之物。

不好好睡覺,就是在消耗生命力,甚至拖垮你的人生。

在片中,節目組邀請了四位英國睡眠最好的人,進行睡眠剝奪實驗。

剛開始時,四人面帶微笑,臉色紅潤,精神煥發。

在一系列基礎測試中,他們的記憶力、反應力、決策力各項表現良好。

可在24小時不睡覺後,他們的皮膚變得鬆弛,眼睛逐漸黯淡無神,整個人看起來衰老了十幾歲。

他們的記憶力開始出現衰退,幾分鐘前剛見過的物品,眨眼的功夫,便忘得一乾二淨。

進行模擬駕駛時,他們不停地打瞌睡,專註力和反應力明顯下降,很快便撞上護欄。

當時間來到第36個小時,睡眠專家邀請他們參與賭博遊戲。

相比於先前理智的下注,這次他們的平均下注量幾乎翻了一倍。

結果幾輪下來,他們紛紛賠光了所有的籌碼。

專家解釋道:

在缺乏睡眠時,人的決策選擇會更加衝動冒險,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會為生活埋下很大的隱患。

當實驗進行到47個小時,實驗者們陸續出現大量負面情緒,脾氣變得暴躁,心情變得憂鬱。

節目到此中止,睡眠專家嚴肅道:

「睡眠不足,除了會帶來這些短期內的變化,它還能導致脫髮、肥胖、糖尿病、痴呆和癌症。」

而良好的睡眠,就是恢復精力、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

要知道,世界一直在獎勵懂得好好睡覺的人。

那些具備良好睡眠的人,也更容易保持生活和工作效率。

當你遭受睡眠困擾時,不妨嘗試紀錄片中專家給出的兩個方案。

1. 睡眠限制。

所謂睡眠限制,就是減少在床上的時間。

當你稍晚點上床,稍早點起床,就能夠壓縮睡眠時長,把醒來的時間擠出去,讓睡眠去控制你。

2. 制止睡眠。

比平時晚上床,關燈之後,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

每當眼皮打架都告訴自己不要睡,如此不斷地制止自己入睡,反而會更容易入睡。

4

《但是,還有書籍》

央視推薦:5部自律上癮的紀錄片,讓你狠狠清醒,擺脫焦慮 - 天天要聞

畢淑敏曾說:書不是棍棒,卻會使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人飛翔。

讀書,就是一個人自我救贖、實現蛻變最好的方式。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講過國家圖書館管理員顧曉軍的經歷。

2003年,顧曉軍保研和考研相繼失利,一向學習不錯的他備受打擊。等他想就業時,又發現自己所讀的歷史專業很少有對口的工作。他投出去的上百份簡歷幾乎都石沉大海。

一連幾個月,他獨自待在出租屋中,無所事事,整個人變得沮喪而頹靡。

直到一天,他出門路過了國家圖書館,便隨手拾起了一本書。

他才翻看幾頁,就一下子沉迷其中,一直等到閉館才從書中驚醒。

從圖書館出來後,他先前的焦慮、迷茫一掃而凈,心中只有滿滿的充實感。

看到很多書中主人公的苦難經歷,他瞬間覺得自己的遭遇根本不算什麼。

他就索性放下大學生的身份,白天就去干雜工,跑銷售,當小販……

等到了晚上,他就立馬走進圖書館,選擇一本好書,一股腦埋進其中。

終於,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順利競聘上了國家圖書館管理員的職位,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生活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迷茫無助的時刻。

或許是糾結於一段感情,又或許是在工作中遇到了瓶頸。

但無論如何,至少我們的人生還能有書籍相伴。

就如蘇軾所說,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

書讀得多了,不管到了什麼年紀,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你都不會陷於焦慮之中。

因為書中的知識一點一滴地滋養你、改變你,總能讓你獲得衝破阻礙的力量。

從今天起,養成讀書的習慣,為心靈不斷地擴容。

腹中有書,腳下才會有路。

5

《智能陷阱》

你有沒有這種經歷?

手機遊戲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

短視頻總是刷到停不下來;沒工作一會兒就忍不住拿起手機看看朋友圈。

結果半天過去了,什麼事都沒做,而且短暫的快樂過後,內心滿是空虛。

看了這部紀錄片《智能陷阱》,你就會明白這是智能手機給我們埋下的陷阱。

影片中,一位母親非常擔憂她的女兒。

女孩此前乖巧懂事,讀書也十分用功。

直到母親獎勵給了她一部手機,一切都發生了巨變。

女孩註冊了自己的社交賬號後,看到有很多有趣的陌生人找她聊天。

不管她在網路中發什麼動態,底下總有人讚美她,這使她激動不已。

漸漸地,她斷開了與外界的交流,只是自顧自地沉浸在網路中。

後來,她又嘗試了一款手機遊戲。

沒想到,三兩局遊戲後,遊戲勝利的快樂讓她異常興奮。

於是她越玩越著迷,通宵都是常有之事。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女孩成績一落千丈,脾氣也變得暴躁無比。

母親喊她吃飯,她不搭理;母親要沒收她手機,她直接大打出手。

傷心失落的母親,找到了節目組的專家。

專家告訴她,這是人體內的多巴胺在作祟。

當一個人看到搞笑視頻的時候,大腦就會立刻分泌多巴胺,但這種爽感轉瞬即逝。

你只有不間斷地刷視頻,才能持續地獲得這種快感。

若不加以控制,只會沉溺在這種垃圾快樂中無法自拔。

正如美國社會學家芭芭拉所說: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用消耗性的方式尋找快樂,如酗酒、賭博、刷劇、打遊戲等;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用補充性的方式創造快樂,如讀書、學習、運動、藝術創作等。

垃圾快樂就像快餐,簡單好吃,長期吃下去卻會拖垮你的身體。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高級快樂,來替代垃圾快樂。有空刷短視頻,不如讀一本好書;經常玩電子遊戲,不如出去運動健身。

當你遠離了智能陷阱,才能追求真正的自律,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

作家派克曾說:

所謂自律,就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

其實生命中很多的痛苦,都是因為抵禦不了聲色誘惑的結果。

如果你的生活正處在迷茫、無序中,不妨看看這五部自律紀錄片。

少熬夜,多運動,就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常讀書,遠離垃圾快樂,方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與境界。

當你走好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小步,自能拾階而上,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熹妃回宮」,小花江湖大變樣 - 天天要聞

「熹妃回宮」,小花江湖大變樣

隨著新劇《無憂渡》的空降上線,因稅務風波沉寂了近兩年的宋祖兒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待播作品《艱難的製作》(已改名為《光榮的製作》)《折腰》也傳出風聲有望於年內播出。宋祖兒的復出被網友戲稱為「熹妃回宮」,作為以美貌聞名的高國民度小花,她的回歸也勢
朱逢博:丈夫離世後,獨自守著骨灰盒生活,兒子是我一生的痛 - 天天要聞

朱逢博:丈夫離世後,獨自守著骨灰盒生活,兒子是我一生的痛

「南朱北李」,一代樂壇雙璧。朱逢博唱歌那會兒,李谷一還在拉幕布。這是李谷一親口說的,沒人不佩服朱逢博的嗓子,那種天生的清澈和爆發力,在那個時代,真的聽一次就忘不掉。但就是這樣一位影響了中國幾代歌者的「東方夜鶯」,在晚年,卻孤獨地守著丈夫的骨
63歲劉德華被女兒「炫爸」,直呼好玩:她說爸爸是劉德華,同學都不信 - 天天要聞

63歲劉德華被女兒「炫爸」,直呼好玩:她說爸爸是劉德華,同學都不信

日前,劉德華帶著新電影接受了專訪:劉德華表示,目前他歌迷會年齡層很寬,有幾個月大的會員,也有92歲高齡的老人。他們都會一家人去看他,這種感覺很奇妙,「我也在夢裡,聽到你三歲就喜歡我,那句話我會記下來,三歲孩子對明星的定義是因為知道劉德華。」採訪中,劉德華還透露,自己女兒會跟別人說我爸爸是劉德華,很多同...
當國民金曲遇上公路喜劇:《蒼茫愛》的得與失 | 影評 - 天天要聞

當國民金曲遇上公路喜劇:《蒼茫愛》的得與失 | 影評

在這個五一檔,一部名為《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簡稱《蒼茫愛》)的電影悄然登場。這部由90後導演陳孝良執導、鳳凰傳奇成員曾毅首次擔綱主演的公路喜劇,從片名到內容都充滿了年輕人的大膽嘗試。影片將國民金曲....
《周處除三害》原班人馬集結,新項目正式官宣 - 天天要聞

《周處除三害》原班人馬集結,新項目正式官宣

電影《周處除三害》導演黃精甫新作《沉默的審判》在台北開機,原班人馬再集結。導演黃精甫前年憑藉《周處除三害》獲得不俗口碑,今日《周處除三害》原班團隊在台北亮相,宣布推出新作《沉默的審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