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終於對古裝探案劇出手了!
《清明上河圖密碼》上線後,輕鬆拿捏當日收視,收視率僅次於大結局的《我是刑警》。
其實一開始我對這樣的題材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這幾年也就這部《唐詭》系列比較出彩。
但這部劇看了就停不下來,如詩如畫的場景,精緻的服化道,更重要的是,它有作為懸疑劇該有的懸疑感,開場兩個案子,死了十幾人,男女主角上來犯下案子。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該劇出圈和演員也有很大的關係,以下這三位演員,可以說是各有各的亮點。
一、張頌文的演技
自《狂飆》以後,張頌文的演技就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說他演得好,能把一個反派飾演得這麼有共情力。
也有人說他演技千篇一律,演啥都是「張頌文」。
但依我來看,張頌文的演技不僅沒有「千篇一律」,反而「千變萬化」,演高啟強時,他一步一步從魚販子成為黑道大佬,把這個角色給演活了。
而來到新劇《清明上河圖密碼》中,他更是通過自己的演技,把一個愛妻如命、儒雅隨和、大智若愚的市井小民刻畫得淋漓盡致。
初登場時,他穿著淡藍色的衣服,和其他人一樣穿梭於人群中,完全看不出他和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說話的時候,他笑容親和,一臉隨和,給觀眾一種親切的感覺,作為大理寺的貼書小吏,他更談不上什麼官架子了。
接下來,他又表現出愛妻如命的場面,面對欺男霸女的巡判看上了自家的媳婦,他才不管對方是什麼人,上去就想和他拚命。
結果就是被對方的人一頓通打。
被打了,趙不尤沒有生氣,只要他娘子沒受欺負就行。
不僅如此,他依然帶著娘子去看戲,只為了哄她開心,後來看到她殺了巡判,即使知道她有問題,他還是夥同她一起把屍體運出去。
可以這樣說,他娘子犯下的事,很多都是趙不尤在給她「擦屁股」。
後來工作被「老闆」設計辭退,趙不尤為了養家糊口,也為了自己的娘子,來到開封府左軍巡使顧震(周一圍飾)底下做事。
他一開始就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過目不忘,用他的話來說,整個大理寺的卷宗,他都記在了腦子裡。
得知他的能力,顧震也是讓他放開手去干,後來在查案的過程中,趙不尤也是顯現自己大智若愚的一面。
分析案情,解決問題,推薦人物,都有他的功勞。
張頌文的演技,一直在「狂飆」。
二、王和的臉
一轉眼,《狗剩快跑》中的「白月光杏兒」,也來到了這部劇。
接近一年過去,王和的臉蛋基本上沒啥變化,依舊是清純唯美,像鄰居家的妹妹,像村裡的村花,像年少時期,那個我們愛而不得的女孩。
本以為王和只適合現代裝扮相,沒想到古裝扮相也這麼讓人驚艷。
高高的盤發,露出了額頭以及整張臉型,可以看到,王和的美不靠髮型襯托,五官自然而和諧的長在臉上,看到她出場的一瞬間,我想到了一首詩:
「清水去芙蓉,天然去雕飾。」
也難怪青年趙不尤(令桌飾)對她一見鍾情,獃獃的看著她,一動不動。
這隔誰誰不迷糊啊,這也就很好解釋趙不尤為啥會這麼愛媳婦了,長得漂亮,又溫柔又懂事,還會做生意,真是家有賢妻抵萬金。
即使猜到妻子是女殺手,他也捨不得報官,而是叫她趕緊跑。
其實王和本人出生於2002年,目前也才22歲,這樣的年齡,飾演青年溫悅在合適不過了,要是換成白百何來演,反而沒有了那種感覺。
從這點來說,我還是很佩服導演的,畢竟少女還得由少女來演。
回憶中,青年溫悅被師父帶到了東京城地下暗渠,在這裡她見到了東京城的另一面。
此時的王和一席黑衣,身上我見猶憐的氣質並未褪去,很顯然,這是她的師父在為她成為女殺手做鋪墊。
三、白百何的衣品
說起衣品,就不得不提劇中飾演女主溫悅的白百何了。
此時她早已成為了男主的妻子,一身殺手氣質早內斂,只剩下那個會刺繡會經商的溫悅。
看到她在船上拿著油紙傘,遠眺著在橋上的丈夫,真的很難相信她以前是女殺手。
而且這一身淡藍色衣服穿在她身上,顯得那麼樸素,沒有華貴的氣質,也沒有精緻的打扮,此時她就是簡簡單單的東京城小娘子。
那個為了賺點小米,在東京城添置新居的小娘子。
但「天有不測風雲」,平和的日子不會這麼一直持續下去,後來她殺了為了保護自己,她殺了惡霸巡判,又在「梅船失蹤案」時出現,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雖然她沒有露出臉,但岸上的趙不尤一定看出來了。
後來她的師兄用家人威脅她去偷卷宗,她不得不去。
為了掩人耳目,她換了一套男子的裝扮,黑帽子、灰衣服,沒想到,就是這樣的裝扮,白百何也hold住。
這時候她更像是一個清秀的男子,看起來很斯文,但翻上入院,打倒官吏,哪一件事都不太斯文。
這衣品還真是個奇怪的東西,從女裝到男裝,白百何都能無縫銜接。
結語
好的劇情、好的場景能為一部劇保駕護航,而好的演員又能成為這一部劇的看點,甚至是出圈理由。
所以《清明上河圖密碼》雖然也有一點不足,比如不太符合原著,改動較大等,但其中的優點,依然能夠掩蓋這些不足。
目前這部劇才剛開播,你會選擇繼續追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