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2025年04月13日20:50:19 娛樂 1180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2025年1月1日,相聲劇《赤壁》跨年演出謝幕時主演和觀眾合影留念。(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舞台上,黃梅戲《天仙配》選段「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未落,包袱已抖出合肥杏花公園相親角梗,引得滿場觀眾舉起手機同步錄製。這種被觀眾稱為「古風相聲」的表演,實則是劇場獨創的「沉浸式相聲劇」。

  「之前只在線上聽過傳統相聲,來了才知道相聲還能這麼玩,我錄製了視頻發在朋友圈,好幾個朋友都說要來打卡。」「z世代」張倩是這家相聲館的「老粉」,每周從不缺席。「我還『安利』給了丈夫和孩子,我們經常一家三口來聽相聲,孩子現在都能說兩句貫口了。」張倩說。

  薛培森說:「我們把《三國演義》里的一些故事解構重塑,打扮成裡面人物的模樣,用相聲輕鬆詼諧的方式訴說歷史。」

  「今天我們演《赤壁》,把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與相聲結合,年輕人自然覺得親切。」「95後」相聲演員王沖頭戴綸巾,手拿白羽扇說。

  「合肥話『過勁』什麼意思?這是誇你厲害!」「蚌埠住了?我們真有個包袱叫『淮河岸邊的破防瞬間』!」相聲演員們將合肥、蚌埠、阜陽、蕪湖等地特色編入段子。「觀眾在聽相聲的同時還能學安徽各地方言,每當丟出這些包袱時,來自當地的觀眾都會熱情互動。」王沖說。

  「我在上海讀書,每次放假回來必打卡。」「00後」觀眾張曉雯展示著相冊里各個季節的「相聲打卡照」。「上次我帶江蘇室友來這聽相聲,她聽完居然會說幾句安慶方言。」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統計,2024年,中國劇場類演出(含演出新空間和小劇場等)29.64萬場,票房收入119.29億元人民幣,觀眾人數5424.11萬人次。小型戲劇、戲曲、相聲等更多藝術類型的演出入駐城市新空間,以創新的表演形式和觀演場景,豐富的沉浸式、互動式體驗,贏得年輕消費者青睞。(完)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快手尋找下一個江湖 - 天天要聞

快手尋找下一個江湖

文 | 光子星球北京時間5月27日,快手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快手營收為326.1億元,同比增長10.9%;經調整凈利潤達45.8億元,同比小幅下滑2.6%,但利潤率提升至14.0%。盈利能力的穩固延續,意味著其近兩年錨定的商業化路徑進入相對成熟期。然而,數據表層之下,隨著用戶規模已成規模,增長已...
《水餃皇后》破多項紀錄,票房超《蛟龍行動》,狂賺5300萬 - 天天要聞

《水餃皇后》破多項紀錄,票房超《蛟龍行動》,狂賺5300萬

沒想到吧,今年春節檔之後,票房表現最出色的電影,竟然是由馬麗主演的《水餃皇后》。《水餃皇后》是一部根據臧健和女士真實事件所改編的人物傳記劇情片,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來自山東青島的臧健和女士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在尋親途中被迫停留香港。為了生存,她嘗盡人間甘苦,最終選擇在灣仔碼頭賣起水餃,開啟了一段傳奇...
趙麗穎在人間首播口碑背後的深度剖析 - 天天要聞

趙麗穎在人間首播口碑背後的深度剖析

當趙麗穎攜新劇《在人間》亮相熒幕,觀眾們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首播之後,該劇口碑迅速發酵,在社交媒體和影視評論圈引發了廣泛熱議,這背後蘊含著諸多值得探究的因素。首先,趙麗穎的精湛演技無疑是該劇口碑良好的重要基石。在《在人間》中,她再次展現了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