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無視國際規則,肆意破壞國際經貿秩序,近日瘋狂對中國提高關稅。美國白宮官員證實,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稅率目前實際上已達145%。
面對美國單邊霸凌脅迫的做法,中國堅定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根據最新消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4月1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鑒於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但是,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就在中國宣布對美加征至125%關稅的幾小時前,特朗普突然上演戲劇性的一幕,態度突然軟化,試圖為貿易戰降溫。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非常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以結束不斷升級的貿易戰。特朗普在內閣會議向媒體開放期間發表了上述言論。
遭痛批的「霸凌者」
實際上,特朗普政府濫施關稅之後,遭到各國反對以及各界痛批,疊加該政策對美國自身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特朗普最終不得不改變其近日對外展示「我的關稅政策永遠不會改變」的強硬立場。
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稱特朗普政府為「霸凌者」,指責特朗普政府不計後果隨意行事,他還警告,「美國已經喪失大量信譽。」
美國前國安顧問沙利文則表示,美國農民和消費者正在承擔所有關稅的成本,「我們出台的政策讓人恐怖,美國的最後結局不太妙。」
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反制措施,令美國農業面臨壓力。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支持者、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在接受採訪敦促特朗普停止發起與中國的貿易戰,並表示目前的情況讓豆農「非常擔憂」,豆農的生計岌岌可危。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同樣未獲得美國民眾的廣泛支持,《華盛頓郵報》援引近期民意調查結果稱,總體而言,美國民眾並不認可特朗普為加征關稅給出的理由,他們認為加征關稅的做法沒有意義。
美企「躺槍」
在特朗普發起的這場貿易戰中,美國企業也很受傷,美國對中國行動的報復措施使美國企業的處境更加複雜。伴隨著全球供應鏈受創,美國企業供應鏈成本將會上升,企業利潤將會受到擠壓。
此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將會導致英偉達(nvda.us)、高通(qcom.us)等企業因對華晶元出口限制損失巨額收入,而中國加速國產替代進一步擠壓其市場份額。
全球產業鏈的重構之下,特朗普政府陰晴不定的政策做法更會加劇企業和市場的擔憂,或會引發「去美國化」風險。
因此,很多美國企業當前仍致力於保持在中國的業務。美國商會基金會委託撰寫的一份新報告發現,儘管在中美兩國關係緊張的背景下,一些公司尋求實現業務多元化,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許多美國企業仍計劃維持甚至加強與中國的關係。
在接受調查的約40家美國商會會員中,約70%表示計劃維持或加強與中國的接觸程度。此外,企業法律顧問協會(一個企業法律專業人士組織)的126名成員中,超過60%的人表達了類似的意向。
特朗普政府在關稅政策上反覆無常,其搖擺程度已令國際社會無所適從。連韓國的政府官員都坦言,不清楚特朗普到底想要什麼。那個昔日有擔當的美國,如今已變得面目全非。關稅政策的大轉向,進一步損害了美國的信譽與可靠性,美國正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小結
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反覆無常,既暴露了其戰略矛盾,也讓美國企業陷入兩難。短期來看,貿易戰的僵局或難迅速化解,但長期而言,全球產業鏈的「去美國化」趨勢可能加速。
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農業集團,美國企業都在用腳投票——中國市場,仍是難以割捨的關鍵戰場。
作者: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