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女背景,全家人戶口:北京市。
小區:北京市西四環(阜石路北,定慧橋東北)房價開盤2000元,現在已經十萬上下。
夏東海:編劇作家,文聯體制內,劉梅:三甲醫院護士長,夏東海前妻mary:2004年就能出國定居可以隨時把兩個孩子帶去美國拿綠卡,送小雪去英國貴族學校,培養小雨上哈佛,吃法國大餐,戴南非鑽石,去迪士尼,去好萊塢,住上帶游泳池的房子還能養一院子的狗,能一直補償劉星直到18歲送他一輛摩托車。小姨好像還是明星模特,本來就是一大家子連帶著都是有錢人。
內陸和沿海工資差別很大,內陸工資一千塊,但是那會上海深圳很多外企已經可以拿到三四千的工資了,還可以活得很滋潤,如果夫妻兩個都在一線城市上班,孩子的大學生活費可以拿到兩千。
但是,大部分人04年爸媽的工資加起來才2000,小學生一天能有1塊錢的零花錢,都開心得不得了。
看完小巷人家再看家有兒女這些,好像不驚訝了。窮地方和發達地方,經濟水平真的能差出兩代人來。林棟哲一畢業月工資6000,九幾年。好多人現在才月工資6000,24年。
98年的時候,一個月工資800,攢錢買了單位家屬院蓋的三室兩廳,在縣城算是條件好的了,好像是縣裡頭幾批住樓房的。
林棟哲他們上大學就吃肯德基之類,畢業沒幾年就在上海買房。
北京的同學,00年說周末在北京,買的冰激凌球,一個球15,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我們這裡15能買三斤五花肉,吃一個月,雪糕5毛一個。
所以,經濟發達地區和小鎮做題家的地方,經濟水平能差出兩代人。
雖然目前的生活質量還是比不上04年的家有兒女,但是我覺著最幸福得就是爸爸媽媽那一代或者80後了。
因為最幸福的年代就是千禧年左右那些年。那時候的一切都在飛速發展 運轉,「可能性」與「機會」讓大家產生對未來的憧憬,很積極。
即便1000元普遍都算大筆消費的情況下,大家依然朝氣蓬勃。可能所謂時代的紅利不僅在於賺錢,還有精神的力量。一切都是新鮮的熱忱的。
然而現在市場絕大部分東西都飽和了,生活品質的提高,也伴隨著錢越來越「不值錢」。「可能性」與「機會」的直線減少,帶來的就是壓力和茫然。
新鮮的轉換見怪不怪,資訊的發達反倒讓大家封閉起來。所以95後好多都是小時候幸福,長大了卻鬱鬱寡歡。
其實,電視劇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是現在網路讓人都開眼界了,那時候0304年很正常吧,這些都是不一般的有錢人。
劉梅大醫院護士長,夏東海九十年代美國留學,甚至能移民留下的,小雨都生了。回國是舞台劇導演。倆家都是北京本地的,家裡關係而去都不小,所以趕不上可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