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董倩萬萬沒想到,自己辛苦半生還不如「全紅嬋」一句話!巴黎奧運會之後,全紅嬋成功拿下第三金,成為中國跳水歷史上最年輕的「三金王」。
所有人都把目光對焦在她下一次會不會在奧運奪冠時,只有一人採訪她的時候,單刀直入地問她:
「金牌只有一塊,真的不重要嗎」?
全紅嬋微微一笑回答道:
「只要是中國隊拿,誰拿並不重要」。
兩人的對話,讓人瞬間感覺拉高好幾個層次,眾多主持人都在刨根問底,但只有董倩是真的關心全紅嬋,並且深入對方的內心。
這樣的採訪,真的太讓人驚訝,而董倩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全紅嬋,口碑「逆轉」......
「冷血無情」的主持
「冷血冷漠、無情無義......」這些極其惡毒的辭彙,都在董倩的身上出現過,看她以前的採訪,真的會給人一種「痛不欲生」的感覺。
董倩在接觸到新聞這個專業的時候,就被前輩們教導過,一定要採訪到最真實的想法和行為,他們是新聞工作者,不是說書人。
2008年,汶川地震的直播中,她作為紮根一線的主持人,是深入到腹地去採訪的,因此接觸到的人,都是在生死邊緣徘徊過的。
但董倩去採訪的時候,每一句話都問得十分扎心。
一位十餘歲的小男孩剛被救出來,精神還未穩定下來,她卻上前詢問對方被壓在下方的感覺是什麼?他在裡面看到周圍的人離世,會不會很絕望?
這段採訪被一眾網友怒批:「毫無人情味兒」。
如果說這僅僅是體現得涼薄一些,那2015年的天津爆炸案中的採訪,才是真的讓人後背發涼,無語凝噎。
一位獨生子女家庭出身的消防員,在救火之後接受採訪,對方的臉上已經燒起小水泡,消防員也坦言,自己是在生死一線之中救人。
誰知道,董倩下一句就問出,他是家裡的獨生子,若是他救火死了,家人該怎麼辦?
這種問題實在是太殘酷,護國就沒有辦法去護家,護家就沒有辦法去護國,忠孝自古兩難全。
消防員含淚說出一句,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那一句無奈中透著辛酸,讓人看得熱淚盈眶,她的採訪總是直達內心,卻又顯得太冷酷。
揭開真相和內心,才是採訪的根源
人們總是喜歡看到自己認可的東西,若是不太喜歡的畫面,則是不想去看到。比如汶川地震中小男孩的無奈,天津爆炸案之中被問住的消防員,這些畫面都讓人深刻地感受到他們的偉大和痛苦。
這樣的採訪,其實很有意義,讓大家看到他們身上脆弱和無助的一面,明白人生不僅僅是高光的一面,更多的是痛苦和難以抉擇。
董倩其實沒有想過要做新聞這一行,但偶然的入行,卻讓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1995年,董倩被特招入央視台里,進去之後她擔任著《焦點訪談》的編輯,這個工作不算太複雜,但每天都要去各大欄目里對接節目稿件。
因此,平時花費的時間較多,需要去對文字,達到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出錯。工作一年多,她在台里依舊是一個小小的編輯,沒有任何的變化。
她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才能去播報台上做真正的主播。突然有一天,台里的領導卻讓她改行發展,不做室內的主播,去做「出鏡記者」。
出鏡記者需要現場直播,因此對心理抗壓能力,以及應變能力都有極大的要求。她去的欄目組裡,有白岩松、水均益這樣的大咖,他們都是去過國外最危險地帶採訪的人。
她在懵懵懂懂的時候,就被調入到出鏡記者之中,有一次她去採訪某一位嘉賓,卻被觀眾們吐槽太生硬,一點表情都沒有。
後來,她嘗試著一邊笑著一邊採訪,又被吐槽不莊重。無論怎麼做,她都要被人責罵,她差點就離開了,還是白岩松鼓勵她留下來,只要每一次去問內心想要了解的事情,把被採訪者的情緒與故事,帶給觀眾就是最好的採訪。
或許是因為前輩教導的關係,她後來的採訪風格大變,卻也一直被網友們諷刺無人情味兒。
背後努力誰能看得見
採訪全紅嬋,是她人生最正確的一次決定,比起別人只盯著賽場,甚至是未來的期望時,她了解的東西太普通了,都是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情。
比如全紅嬋累了的時候,會不會想著休息?有沒有跟恩師說過放棄?有想哭的時候嗎?這些都是全紅嬋內心的東西,更能表達出她個人的成長和經歷。
當看著董倩溫柔問出,如同聊天一樣,全紅嬋也在緊張之中逐漸變得開朗,才知道一個優秀主持人有多珍貴!
因為他們真的能夠把一個人的生活,完完全全地呈現在大家的面前,而不是一些空口白話,一些虛無縹緲的吹捧之詞。
董倩被網友們諷刺的同時,她自己也在努力地成長,不斷的去改變自己。
2020年疫情來襲,她獨自一人前往武漢去播報平凡人的故事,3個月時間裡她開了40場直播,把武漢最真實的情況,讓全國各地的觀眾都看到了。
她在這些採訪之中,一開始很犀利的詢問,但看到生死離別,人們的痛苦之後,她改變自己的詢問方式,改為更溫柔和氣的提問,所提的問題也更加貼合生活。
在她的採訪之中,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出現在大家的腦海里。
因為全紅嬋的關係,董倩大半輩子的職業生涯,終於到達最高點。她曾經渴望做第二個白岩松、水均益,現在的她又何嘗不是他們呢?
薪火相傳在她身上體現,而一個個平凡又動人的故事,更是把她的事業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網友們也不禁感嘆,董倩的採訪才是天花板,難以超越了!
結語:
董倩拋棄從前的犀利,變成一位更懂得被採訪者內心世界的主持人,因此才能通過最樸素的詢問,去揭露對方的真實狀態。
17歲的全紅嬋,身上擔負著太大的責任,她是冠軍同樣也是一個孩子,因此她可以有情緒去傷心,去發泄不滿。
這樣的全紅嬋,才是最真實的冠軍。
與其說全紅嬋的回答帶火董倩,不如說是她的提問,讓自己再次稱霸採訪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