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進軍高速網路時代,演藝行業也逐漸被打上所謂的「流量」標籤。
觀眾的主流審美,更是從演技為上過渡到了追求「外貌協會」。
為了迎合這樣的市場需求,影視製作與投資方更是想盡辦法去尋找外貌出眾但矯揉造作的小鮮肉/小花們來挑大樑。
如此一來,那些實力不俗的老戲骨便以各種原因「隱退」。
或干著幕後工作,又或者直接轉行。
少了他們的出演,也致使好作品出圈的頻率直線下降。這不免讓人唏噓!
大家的童年或青春期,基本都看過《宰相劉羅鍋》和《神醫喜來樂》這兩部經典劇作。
可主演之一的李保田老先生,現在卻很難看到他活躍於大熒幕之上。
曾經有一次,李保田因看不慣毫無演技的演員帶資進組而與投資方硬剛。
雖然最後成功將此人更換,但也在悄然間為自己樹了敵。
到了2006年,李保田又因不滿劇組為利益強行將劇集注水而反擊。
在商議無果後,他把劇組告上法庭。結果是他勝訴,可也因此遭到了多家影視公司的「封殺」。
李保田至今都頂著「戲霸」之名,實際上這是有原則的老戲骨不肯低頭的正義之舉。
即使名利雙收,他也不願違背初心。如此愛惜自己的羽毛,他又怎能不被觀眾稱讚?
已經年過花甲的老藝術家濮存昕。
早年間的「警察」角色讓人記憶猶新。
可近年來,他卻深耕話劇領域。很少在熒屏上出現。
當有人問起他更是直言,自己現在完全沒有出演影視劇的機會。
2012年之後,這位國家一級演員就回到了北京人藝。
可在這之前,濮存昕可是電視、電影、公益活動三棲發展的名人。
不僅備受讚譽,還獲獎無數。
其實,除了要照顧病重的父親,影視市場風向標的陡然轉換,使戲路受限才是濮存昕隱退的關鍵。
提起那部經典的《寶蓮燈》,「哮天犬」的扮演者可能已經被人遺忘。
但他生動形象的詮釋,卻讓這個角色十分出彩。
這個男演員名叫陳創,是北影科班出身。
可由於形象受限,就只能出演一些配角。
不過,即便暫時無法擔任主演,陳創也依舊兢兢業業地呈現每個角色。
直到2014年,他以年代劇《都市》里的「孫二皮」成功斬獲最佳男主。
後來隨著名氣逐漸打開,也有了更多的導演和製片人給他拋出橄欖枝。
這兩年的《唐朝詭事錄》和《君子盟》,陳創都有不俗表現。
在他為自己贏得至高榮譽後,大家才發現,這個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如今已經到達40歲的分水嶺了。
雖然他有沉浸式演技、也有辨識度,但終究還是錯過了流量加身與轉型的末班車。
時至今日,演藝圈還有許多一身演技且被迫默默無聞的好演員老戲骨。
他們資歷深厚卻無從施展,實在是行業的悲哀。
對於演藝圈的炒作亂象,國家應當再予以規範。
否則,當下一個影視寒冬來臨時,會有更多好演員成為遺珠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