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節檔電影出現了一個奇蹟,前期宣傳攻勢並不猛烈的《滿江紅》三天之內實現逆跌,反超《流浪地球2》成為票房第一。要知道,後者可是做足了四年的宣傳攻勢啊,不僅有300億票房巨星吳京領銜主演,而且有劉德華等大腕的強勢加盟。
《流浪地球2》的失利並不奇怪,至少有三大因素。
原因一,科幻題材的無力。
「如果天地崩墜,人類將何處容身?」早在2500年前,中國人就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面對「人類向何處去」的終極問題憂心忡忡。可是,世人皆醉我獨醒,子不語怪力亂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富國強兵、統一六國,眼前的事一大堆,為什麼要操心七八十代人之後的事呢?這就是著名的杞人憂天,淪為歷史的笑柄。
2500年後,類似天崩地裂的科幻片已經司空見慣,不是月球墜落就是小行星撞地球,好萊塢甚至虛擬出了一個滅絕的星球向地球發射生命之舟,一個光溜溜的小男孩墜落在隕石坑中,美其名曰超人。在這樣的末日危機中,中國的電廠工人反其道而行之,想出了讓地球脫離太陽系的主意,令人耳目一新,這就是2019年春節上映的《流浪地球1》。
眾所周知,太陽作為一顆恆星是有壽命的,大約還剩50億年。50億年後,太陽爆炸,太陽系毀滅。50億年太久,只爭朝夕。人類這麼多,如果不採取抽籤上船的方式,那就只能採取阿基米德的方法了: 給我一萬個行星發動機,我就能讓地球流浪。高舉愚公移山旗幟,重新安排宇宙的河山!
儘管其科幻場景參考了諸多好萊塢經典,一眾演員的演技也如同初生牛犢,大家以為這最多不過是又一部《瘋狂的石頭》,不料差點成了又一部《戰狼2》,票房高達46億!這是個熟悉的數字,地球的年齡正好也是46億年!
《流浪地球1》的任務是脫離木星引力,《流浪地球2》則是前傳,在脫離木星引力之前首先要脫離月球引力。《流浪地球1》犧牲了一個空間站和劉培強,《流浪地球2》則犧牲了一個核彈引爆大隊。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不同的是阿凡達戰機和太空電梯的引進,精彩的空戰場面讓人頭暈目眩。
不知道《流浪地球3》要拍什麼,發現太陽要爆炸了?還是脫離火星引力?作為宇宙知識科普電影,流浪地球系列是極好的,但是導演是否想過,2500年前的人們就不願意為天崩地裂的事負責,2500年後的人們又憑什麼負責呢?更不要說以此為理由要各國上交核彈、統一使用!?
對某些人來說,這太扯了!特別是經歷了疫情的人們,飯都快吃不上了,哪兒還顧得上50億年後的事呀。
原因2: 演員陣容的「老舊」
主角依然是吳京,但由於是前傳,吳京作為主角是不能領盒飯的,所以犧牲的重任就交給了吳京的師傅沙溢,以及劉德華為代表的科學家團隊。沒有了催淚,吳京的號召力更加弱化,何況本來就有一些人先入為主,只要有吳京的電影就不看。
沙溢是搞笑的,劉德華是催淚的,李雪健是堅韌的,如果沒有他們,相信《流浪地球2》的票房會直接撲街。
原因三: 劇情經不起推敲
《流浪地球1》為人所詬病的是行星發動機的可行性,《流浪地球2》增加了太空電梯,科學性更加可疑。球1中韓朵朵本來是韓子昂的干孫女、劉啟的妹妹,到了球2中竟然成了劉培強的老婆,中國人還不太接受兩代人共用一個名字的西方習俗。球1中大名鼎鼎的MOSS智能機器人,原來是球2中的量子計算機550W倒過來的念法,佩服編劇中西貫通的思維!還有劇中反覆哭泣的劉德華女兒,猶如午夜凶鈴一般,讓人對數字生存望而卻步。
「《流浪地球》中,正是因為對家園、故土的留戀,所以人物在面對危機時,不是坐上飛船逃離地球,而是選擇和地球一起『流浪』。」和所有科幻片一樣,球2也在追尋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的一個答案: 人類從哪裡來,到何處去,有沒有同類?為了這個答案,人類用空前一致的團結和前仆後繼的犧牲來換取未來。但是編劇有沒有想過,人類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或許自然選擇、優勝劣汰才是末日危機的唯一出路,殘酷而現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