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到今天,基本已經塵埃落定,但是對於影片的討論,似乎才剛剛開始,首屈一指的就是電影《無名》。
因為在《無名》的身上,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它擁有這個春節檔最高的討論度和熱度,但對應的票房和排片並沒有跟上。
目前,《無名》在豆瓣上的觀影短評已經超過21萬,遠遠超過春節檔的其他六部電影,甚至是有些電影討論度的兩倍。
也就是說:理論上來說,《無名》現在票房至少有11億才對……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這些短評的水分有多大。
而細看短評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是一星差評。
有人做過統計,《無名》的差評數量,超過60%,也就是說,在21萬評價中,有超過13萬,是一顆星。
並且,這些差評,有很明顯的規律。
比如,他們大多數都將矛頭對準《無名》中的參演演員王一博,不是攻擊他演技差,就是攻擊他長得丑。
比如,大多數評論中都會提到,自己是「和朋友觀看」,「被人請客觀看」,「帶父母觀看」,用的都是一個模板。
再比如,一星的評價中,基本全都是私密賬號,如果你想知道他們是因為欣賞水平還是因為確實不喜歡影片來評價的,根本無從看起。
如果是正常的評價,有什麼隱私設置的必要呢?
這並不是個例,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一找看一看,基本都是這樣的賬號。
還有個更奇怪的事情是,目前為止,《無名》中的全網評價數量,是觀影人數的四倍還多。
也就是說,在所有評價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三的人,是沒有看過電影的,所以在他們的評價里,會有很多很奇葩的說法。
比如影片中並沒有的拋屍場景,他們會說王一博演得不好,比如周迅的角色最後活得好好的,但在他們的評價中卻是「死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怎麼回事了。
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因為《無名》是春節檔唯一的一部抗日題材電影,既然是抗日題材,那麼,國內有些精日分子可能就坐不住了,組織水軍集體抹黑,不是不無可能。
另一種,就是因為王一博的參演,有些其他男星的粉絲,可能會故意有組織有預謀地來黑。
當然,不排除兩者因為共同目的合為一體的可能。
有不少博主在網上挖出了這幫攻擊的人到底是什麼人。
事實也證明,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肖戰的粉絲。
這不是說肖戰不好,可能肖戰和王一博私人關係也很不錯,兩人以前還有過合作。
只不過,粉絲看不順眼,做出什麼事都是有可能的,而這次集體一顆星的黑粉攻擊,則被證明是有組織有預謀的,針對《無名》和王一博的黑粉大戰。
如何證明他們是肖戰粉絲呢?其實很簡單,有一些一星評論但沒有設置私密賬號的人,可以給《誅仙》《王牌部隊》《餘生請多指教》五顆星,但《無名》這樣的電影,卻都是一星和謾罵。
而路人的眼睛,則是雪亮的。
在不少評論中,我們都看到路人們對《無名》的力挺。
他們有人認為,這就是一次國內境外勢力對中國抗日電影的抹黑和攻擊。
也有人認為,按這個短評人數,《無名》票房至少得是20億。
比如下面這位:
這可真不是隨便說說的,下面這條微博值得參考:
按這個比例算一下,《無名》應該至少有2億票房了!
到此,眼明心亮的人,已經知道那些肖戰粉是什麼貨色了,他們也知道,這其實是一場文化領域的戰爭!
近些年,日美韓對我文化侵襲滲透不斷,前有大連風情街,後有韓國入境歧視,這兩天,「韓國農曆新年」又鬧得這麼凶,還有人在新年貼著日本軍國主義旗幟逛大街……
上面還寫著「武運長久」、「日本株式會社」的字樣。
都可以這麼明目張胆,大家覺得,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文化攻擊並不遙遠,或許就在我們眼前,或許如今《無名》的遭遇就是。所以我們一定要警惕,一定不要被蒙蔽雙眼。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無名》,就知道它有沒有這些人攻擊的那麼糟糕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始終相信,清者自清,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