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情感共鳴場,不枉人間走一遭!音樂劇《南唐後主》杭州首演

2022年08月29日14:07:23 娛樂 1922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

「恍若一曲未盡的驪歌,曾經江南,無限美山河。恍若人世間未曾走過,是非對錯,誰人評說。」

8月26日、27日晚,由劇伙音樂&上璽文化聯合出品、劇伙音樂傾力製作的「音樂劇《南唐後主》來到杭州首演,這部有著「新·國風」特色的原創音樂劇自孵化階段起就備受關注,口碑持續發酵"出圈"。

喚醒情感共鳴場,不枉人間走一遭!音樂劇《南唐後主》杭州首演 - 天天要聞

杭州場的演出,也吸引了眾多慕名前來觀看的觀眾,場內幾乎坐滿。而觀眾們也難掩熱情與興奮,一早來到劇場,等待演出開始。

紛紛揚揚的大雪漫天飄灑,葬下李後主一生的花月春風。

《南唐後主》以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和極富戲劇性的歷史故事,為杭州觀眾帶來了別樣驚喜的舞台呈現。

這種驚喜,既有"寶藏戲劇人"劉曉邑導演的風格加持,又離不開演員精彩至極的表現,說到源起,還是整個主創團隊為作品三年打磨的匠心。

喚醒情感共鳴場,不枉人間走一遭!音樂劇《南唐後主》杭州首演 - 天天要聞

提起南唐後主李煜的名字,總是說不盡的哀婉與傳奇。歷史褒貶不一的評價為他覆上重重面紗。

舞台之上,一片宛如水域的鏡面台中,我們看到李後主一生自我內心世界的撕扯。

他的悲劇是歷史與身份枷鎖帶來揮之不去的宿命感,是以美為底色的詩人與以野心為綱的帝王政治間的磋磨對抗。

「黑白」李煜,他們是一個人身上多面性的化身。李煜和李從嘉既互相交戰,又永遠彼此依賴。在身不由己的環境之中艱難爭執、碰撞、共進……

是國風,又不是單純國風的《南唐後主》的現場音樂效果無疑是鮮明而驚艷的。強大的情感張力中不失古風的婉曲深致,無論是鮮明民族調性色彩的唱段《七月初七》、唱段《讖語:莫問江南事》,還是用古箏琵琶為主的國風trap唱段《龍椅就在那》都極富質感。

而當《狂風要起》一曲中嗩吶的聲音一出,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感被烘托到極致,台上的角色瘋了,台下的所有觀眾更是全身心投入在這音樂與故事之中,一個空前一致的情感共鳴場就此建立了。

更有觀眾在演出後表示:嗩吶聲一起,我和台上的李煜一樣「瘋」了。全身心的沉浸,劇場內得到共鳴的感覺就是這樣無與倫比。

喚醒情感共鳴場,不枉人間走一遭!音樂劇《南唐後主》杭州首演 - 天天要聞

導演劉曉邑為這部劇作注入了無與倫比的戲劇質感,創造出一種《南唐後主》獨有的東方美學氣韻,一種「極具東方神秘色彩的肢體意象」,舞蹈編排也獨具匠心。

舞台構建如此之多的巧思配合燈光,構成了《南唐後主》隨便停留一幀都極美的畫面。林花、梧桐、寒雨、玉鉤四亡魂接引李煜往生,《春花秋月何時了》一曲畢,一切似乎埋葬在白茫茫大雪之中,命運滄桑被賦成絕代光芒,如此悲涼的底色卻又被極致的浪漫所包裹,讚美《南唐》。

導演劉曉邑坦言:「對於原創來說,在排練廳犯錯是最重要的。每一次錯誤都是金子,意味著演員在人物身上又進了一步。做《南唐後主》這部劇,最幸運的便是選擇了劇中這些努力、儘力的演員。希望能有更多的觀眾走進劇場來感受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讓更多中國的年輕人感受到自己文化的博大和包容,感受歷史的魅力。」

喚醒情感共鳴場,不枉人間走一遭!音樂劇《南唐後主》杭州首演 - 天天要聞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