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奇蹟·笨小孩》:新主流電影的溫情氛圍與青春力量

2022年03月11日17:07:19 娛樂 1219
影評丨《奇蹟·笨小孩》:新主流電影的溫情氛圍與青春力量 - 天天要聞影評丨《奇蹟·笨小孩》:新主流電影的溫情氛圍與青春力量 - 天天要聞

《奇蹟·笨小孩》:新主流電影的溫情氛圍與青春力量

文/劉庫 文佳星

瀟湘電影集團等聯合出品的電影《奇蹟·笨小孩》自上映以來持續受到關注,作為文牧野導演的第二部院線長片,其不負觀眾和市場的期待,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上映38天總票房為13.44億。影片作為中宣部國家電影局的重點電影項目和重點建黨百年獻禮片,講述了新時代年輕人在深圳創業的故事。導演在特定的主題創作中,突破了傳統獻禮片趨於固化的創作模式,以一種更為溫情化、青春化的敘事策略,展現了中國新時代追光者敢於創新、勇於拼搏的精神面貌,歌頌了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不畏艱難、追求幸福的普通人。

溫情氛圍的營造

雖然《我不是葯神》與《奇蹟·笨小孩》同為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但相比之下,導演在《奇蹟·笨小孩》中營造了更為溫情治癒的場景氛圍。首先,景浩創業的目的是賺取妹妹高昂的醫療費,而不是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可見導演並不想將《奇蹟·笨小孩》拍成一部草根逆襲的勵志電影,他更希望表現人在面對困難時的一種態度,即文牧野所言「奇蹟不是終點,而是方向。」

其次,影片在表現景浩創辦電子元件廠的艱辛時,並沒有採用傳統的內憂外患的劇作套路,而是通過外部重重阻礙的呈現,如政策法規的實施、惡劣的災害天氣、甲方提出的嚴苛要求等,反襯出工廠全體員工的團結友愛與互幫互助。在汪春梅被欺負時,景浩挺身而出為她撐腰,只因為「我是她的廠長」;在景浩一籌莫展、窮途末路時,工廠的每一個員工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方面導演將幹事創業之艱辛呈現在銀幕上,一方面又通過描寫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愛、相互扶持營造了溫情治癒的場景氛圍,這種溫情直抵觀眾內心,使作品能夠獲得觀眾廣泛認可。

除此之外,影片還傳達出勞動只有分工不同並無貴賤之別的基本觀念。當景浩第一次去找李經理合作時,李經理認為他僅僅是一個修手機的打工仔,並沒有能力拆卸零件再完成質檢。面對職業歧視,景浩毫不示弱地反駁:「這和我做什麼是沒關係的吧」。第二次,當李經理以景浩的年齡為由拒絕他時,景浩更是氣憤地反問:「這和我年齡有什麼關係?」

深圳這座發展迅速的城市,既吸引了像李經理一樣有著高學歷的優秀人才,也湧入了很多平凡的草根一族,如片中深圳大型通訊公司的創始人趙振昌的人物設定即由普通到成功的人生經歷,以一種溫和的態度進一步強調了每一個奮鬥者都值得被尊重與肯定。

誠如導演文牧野所言:「《奇蹟·笨小孩》里加入的角色,更多的是沒有很強的生死負荷的小人物,他們求溫飽、求尊嚴……這個電影寫的其實不是成功,這個電影寫的是幸福。」而這種幸福感即是影片通過以景浩為代表的奮鬥者們的堅強勇敢與團結互助的一系列行為事迹傳達出來。

青春力量的彰顯

影片彰顯了一種勇於擔當且永不言棄的青春力量。本片聚焦於新時代中國最具開放性與創新性的城市——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在短短數年間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奇蹟,而這些奇蹟的背後是眾多勇敢探索、努力拚搏的青春力量。如果說《我不是葯神》表現了一個普通人道德品質的轉變——由追求個人利益的自私狹隘變為重視集體利益的無私奉獻,那麼《奇蹟·笨小孩》更想要傳遞的則是一種勇於擔當而又永不言棄的青春力量。

青春是勇於擔當的親情承諾。父親拋妻棄子,母親病逝前含淚囑託兒子照顧好妹妹,景浩含淚應允,他無依無靠,還要在較短時間內為年幼的妹妹景彤籌集到數十萬元的手術費,年僅二十歲的他承受了這個年齡本不該承受的艱難,但他沒有退縮消沉,而是依靠雙手積極勇敢地生活下去,盡一切可能救治妹妹,後期成功後他又回到校園完成大學學業,可謂勇於擔當的優秀青年。

青春是永不言棄的奮鬥精神。景浩為了賺取妹妹治病的醫療費,開始做起了翻新機的生意,但隨著整治翻新機市場的政策出台,經銷商們紛紛違反協議,並且勸告景浩認命,景浩沒有畏縮,他積極尋找新出路。隨後他盡全力爭取到深圳一家大型通訊公司與其合作的機會,開發零件回收產業鏈,但負責人趙總對他充滿了質疑,並且給他提出了很多無法完成的任務。面對困難和風險,景浩沒有放棄,他篤定地朝著那束微光前行,憑著絕不認輸的堅定信念,景浩帶領員工在規定時間內超額完成了一批符合質檢標準的零件,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奇蹟。

整部影片呈現的青春氣息不僅體現在主要人物的刻畫上,也表現於次要人物的塑造中。汪春梅面對惡勢力的恐嚇威脅從未妥協,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堅持能夠改善工人的福利保障。在深圳的現代化進程中,正是這種青春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下,有一種「年輕的老人」——年紀輕輕就已喪失鬥志的人們,他們在苦難和挑戰面前選擇逃避,身上似乎總是缺少一股力量,而這股力量正是影片所要傳達的關於青春的精神,它是一種面對責任勇於擔當的進取精神,一種面對艱難永不言棄的奮鬥精神。無論是在當下還是未來的發展中,都需要注入新的青春力量。

憑藉著類型融合的製作方式、自覺正向的價值觀傳遞以及對社會的現實關懷,《奇蹟·笨小孩》獲得了市場與口碑的雙贏,在新主流電影的題材挖掘和敘事探索中邁出了新的步伐。相信在未來的主題性電影創作中,隨著政策利好,電影產業生態的健康發展,會出現更多在思想性、藝術性與商業性上均有良好表現的優秀影片。「致敬新時代里每一個拼搏奮鬥的你,我們都是奇蹟的創造者。」這是電影片尾的主題詞,也是影片拍攝的初衷,它獻給的是所有在生活中直面困難、拼搏奮鬥的追光者。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張超角色的扮演者許君聰作為主角出演的另一部網路電影《中國飛俠》,入選國家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精品工程扶持項目,有著類似的主題設定與敘事風格,兩部作品都是聚焦普通民眾,書寫了百姓的身邊事、心底事,以紀實光影呈現真實生活,可謂感人至深。(本文系湖南師範大學年度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藝術類專業編劇課程理論與實踐融合式教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劉庫,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教師、碩士生導師。

文佳星,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電影專業碩士生。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