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會讓心變得更強大(轉載唐若心學)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一個人要想內心強大,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學會覺察,我們對自己覺察越深,我們就越能跳出原有的世界,看到日益強大的自己。

張德芬曾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世界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與我們內心的映射息息相關。人最怕的是完全入世,看不到世界的幻影,才會讓自我變得樸素迷離。

而只有覺察,才能幫助我們現有的局面中跳出來,我們的內心就能變得越來越強大。那麼我們該如何覺察,覺察最重要是做到這三個方面:

01覺察第一個方面:不批判,而是用心感受

在這個世界裡,我們要想放下自己的成見,最重要是去覺察自我的感受。 覺察是我們看見自己的重要方法,也是讓我們看到別人的重要方法。

看見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如果沒有看見,就不會有懂得,更不會有溝通交流與療愈的過程。

好的人生是看見自己內心的渴望和需求,更是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這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

不批判,才會看到能量流動的方向,也會看到情緒的自我導向。如果我們想要內心強大,就先要學會尊重自己內心感受,而不是批判自己,這是我們覺察的前提。

舉個例子,許多人認為自己發脾氣可能不對,而事實上,發脾氣也是我們情緒的自然流動,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內在情緒就會得到緩解,身心就會很健康。

不批判就是去看下當下自己做這件事的原因是什麼,通過看見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才會讓我們更加深刻認識自己。

當你對自己認識越深刻的時候,你才會更好引導你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控制。

02覺察第二個方面:明確界限

覺察最重要是讓自己擁有清晰的界限感。界限感是彼此尊重的基礎,也是彼此尊重的自由。

唯有對自己有清晰的定義和界限,你才能更好幫助別人了解自己,完成自我獨立與自我塑造。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及一個專業名詞,課題分離。課題分離強調的就是每個人只有對自己的的人生負責,而不是對別人的人生負責,這是非常重要的界限。

所以這意味著我們一定不要過於插手別人的生活,也不要過於干預別人的生活,我們對別人的人生有建議權,但是沒有主導權。

當你明確這個原則和界限,你或許就可以從很多人際關係中困擾出來,而不是被別人完全影響。

比如面對孩子學習困惑,我們可以引導孩子,但是我們更要尊重孩子。我們不要強迫孩子,這是我們所能做到的。

當一個孩子在充滿信任與尊重的環境下長大,孩子未來對自己的權益越清晰,就越能維護自己的邊界,而不被侵犯。

如果一個人從小自我邊界被人侵犯習慣了,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自我空間,而變得唯唯諾諾,變成心理上的巨嬰,永遠都無法長大。

一個人的覺醒就是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我的課題,我們需要是完成自我人生塑造,而不是別人的人生,我們就會懂得充分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