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權利,成為浮游千里的資深讀者:點擊上方⌈浮游千里⌋→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其他平台讀者請關注「浮游千里」
最近因為生意上的事情,不得不跟一位合作夥伴的合作夥伴進行一次合作,朋友的這位夥伴就是位女性,四十多歲了,做事情算得上比較認真,為人也積極上進,以這個年齡來看,還能做到這麼勤奮,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換一個角度來看,她都四十多歲了,身上還有一種明顯的掙扎感,事業上也並不是那麼的順利,按照人性來看,她不太可能是從四十歲才開始勤奮上進積極努力的,更可能的是,她從小到大就是個勤奮的人,只不過她一路走來並不是那麼的順利,所以才到了如今這個情況。
過了一段時間,我才發現,她事業不順、一路挫折的原因。她腦子裡就只有一根筋,做事情無比的軸,而且非常自我,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去做事情,別人再怎麼說都勸不回來,等事情搞砸之後,她就會往別人身上推卸責任。
這樣的人,失敗才是正常現象,事業不順才是合理的。
女人在事業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抓不住重點,總想著追求完美,希望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然後就走到死胡同里去了,自己糾結得一塌糊塗,累得要死要活,把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結果事情沒辦好。
我以前就總結過,身邊所有級別比較低的女同事都具備了這樣的特點,很少有例外。她們做的工作看上去很精緻,規規整整的,但你就是看不到她們的重點在哪裡,只是外表好看。
看上去她們在追求完美,實際哪個部分都沒做好。
工作嘛,抓住重點,把重要的事情干漂亮了,次要的事情就自然好解決,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一份工作所分配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不把時間分配到重點工作上,事情就幹不成。
更重要的是,你要思考一下,什麼是商業思維。
做生意只講究兩點,要麼就做高周轉、低毛利的生意,薄利多銷,搞好自己的口碑,讓大家都願意來買你的產品,然後你才能積少成多。
要麼就得做高毛利但是低周轉的生意,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生意就靠口口相傳,也要打造自己的口碑。
無論是哪一種,核心都只有一點,讓客戶滿意。
讓客戶滿意和讓自己滿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讓客戶滿意不一定能讓自己滿意,讓自己滿意也不一定能讓客戶滿意。
就像是姜文拍電影一樣,很多人都說看不懂他拍的是什麼,唯一一部既叫座又叫好的就是《讓子彈飛》,其他的電影觀眾大都看不懂,既然看不懂,也就不會太滿意。
可姜文不管那麼多,他又不差錢,他只願意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他不缺投資人,他能按照自己的思維去拍電影,這個生意於他而言就這樣。
但普通人不能這麼干,你做事就圖賺錢,不賺錢就得喝西北風,你就只能讓自己妥協。
你所糾結的東西都不叫事兒,你客戶所糾結的才是事兒;你不喜歡不滿意沒關係,你的客戶喜歡才要緊。
你做事情不是為了讓自己滿意,而是為了賺錢,目的不能搞錯了。
在這方面,除了姜文這種太有個性的人,基本上大多數男人都能想通,也不會去糾結自己喜不喜歡,滿不滿意,更加不會因為某些細節而一根筋。
所以很多人說,一個人要是能成事,早在30歲之前就有了跡象,不至於到了三、四十歲還在像個二十多歲的小年輕一樣掙扎。如果一個人又勤奮又上進還聰明,但就是混得不如意,那肯定是思維出現了問題,做事的方法有了問題,所以才會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
在三十歲還沒動靜,還想要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難度就非常大了。
人就只能儘早反思總結自己的行為方式,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做事情最要緊的就是靈活,就是適應能力強,到了什麼規則的環境之下,就要去適應這些規則。
女人不僅僅是在身體強度上和體力、精力上存在短板,更多時候是思維上出現了問題,大多數女人在事業上的思維就是跟男人不一樣。
而尷尬的是,這個社會絕大部分資源掌握在了男人的手裡,你不能說自己去制定遊戲規則,然後在自己的規則之下玩。你只能去適應強者們制定的規則,除非你某一天比別人更強,那時候你就能動點兒制定規則的腦筋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掙錢不丟人,費力不討好才丟人。
人這一輩子,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自己是沒法想清楚的,一是受限於自身的認知,二是自己身在局中,難以看清整件事情的全貌。
如何避免在一個錯誤的人身上白白浪費幾年的時間,飽受身心折磨?如何避免在自己干不好、幹不成的領域白白蹉跎時間,最終一事無成?
人生的重大決策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婚姻、事業、升學、育兒,當你每一次站在這人生的重大決策的十字路口時,迫切地需要一次深度的思考、一次高質量的剖析,這就是我們諮詢的意義。
關注WXGZH,預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