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變繼母之後,因百萬房產與繼子心生嫌隙:遺囑都公證了又反悔

2025年04月11日19:20:48 情感 2159

一紙遺囑、兩代恩怨、三人共有的90㎡房產——福州72歲的王阿姨怎麼也沒想到,相伴20年的老伴離世後,自己竟與繼子陷入長達數月的房產拉鋸戰。當親情撞上遺產分割,這場糾紛該如何破局?

跨越年齡的承諾:一份遺囑埋下隱患

2004年,50歲的王阿姨以家政身份照顧獨居的侯大爺。面對子女反對,時年70歲的侯大爺堅持與她結婚。丈夫生前留下的這套房子原本是侯大爺和前妻的共同財產,前妻去世後,侯大爺通過公證,聲明放棄繼承前妻的房產份額,留給了一兒一女,而他自己45㎡的房產份額給了王阿姨,夫妻倆包括兩個孩子都在遺囑上簽字按了手印,不成想也因此埋下了隱患。

保姆變繼母之後,因百萬房產與繼子心生嫌隙:遺囑都公證了又反悔 - 天天要聞

矛盾爆發:繼子稱「曾出資裝修,最少讓利10萬」

後來,王阿姨與繼子因為房子處置問題發生爭執,但侯先生不願意麵談。

王阿姨訴求:

「賣掉房子,我拿45㎡的錢買套小房養老!」

侯先生要求:

曾為房屋增購、裝修出資數萬元:「要麼補償我10萬,要麼按210萬總價,我拿110萬!」

侯先生稱,這套房產他不僅享有產權,還參與出資,但都是父親和王阿姨居住。侯先生認為自己受到了損失,王阿姨應該從經濟上貼補他;而自己並非一味地想要補償,只是覺得父親生前的決定不公平。

保姆變繼母之後,因百萬房產與繼子心生嫌隙:遺囑都公證了又反悔 - 天天要聞

律師敲黑板:遺囑公證≠糾紛終結

調解小組勸說侯先生,房產的分配經過了侯大爺生前的遺囑約定,侯先生也簽字表示同意,後續還經過公證程序,已成事實。

律師 羅威

公證遺囑和直屬遺囑都是合法有效的遺囑形式,都能體現立遺囑人的意願,但二者是存在諸多不同的:自書遺囑只需要遺囑人親自的書寫、簽名並且註明日期,形式簡便靈活;公證遺囑則要到公證機構進行辦理,經過公證員嚴格審核把關,程序更為嚴謹規範。在證明力上,公證遺囑因為有公證機構的背書,通常可信度是更高的;而自書遺囑相對來說,容易引真偽以及效力的一個爭議。那麼在本案中,侯大爺公證放棄繼承前妻的房產份額給子女,又立自書遺囑將自己的份額給王阿姨,從法律上看,如果自書遺囑對房產的份額界定不清,或者說是在房產整體處置的形式、實質、要件等方面出了問題的話,就可能與公證產生相應的矛盾了,不過如果說自主遺囑合規並且處置範圍明確的話,那麼與公證遺囑是互不干擾的,便不會起衝突。

法律解析:

·自書遺囑+公證=最高法律效力,但繼承人仍可能質疑分配公平性。

·共有房產出售需全體共有人簽字,僵局中調解成最優解。

破冰時刻:繼母讓利10萬,繼子鬆口購產權

經過調解小組勸說,侯先生終於鬆了口,表示願意出錢購買王阿姨的產權份額。而王阿姨理解繼子的想法,在經濟方面願意適當退讓。

保姆變繼母之後,因百萬房產與繼子心生嫌隙:遺囑都公證了又反悔 - 天天要聞

調解手記

一紙遺囑難平家庭紛爭,王阿姨與繼子的房產糾紛折射出再婚家庭遺產分配的普遍困境。遺囑公證雖具法律效力,卻難抵親情裂痕。調解小組希望在雙方都釋放出和解意願的前提下,能夠儘快落實一致意見,處置好房產問題,讓糾紛儘快化解。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化,城市化與貿易:為什麼外娶浪潮開始燃起? - 天天要聞

全球化,城市化與貿易:為什麼外娶浪潮開始燃起?

中國婚姻市場巨變時刻到了,因為洋媳婦正在用超低價彩禮,橫掃中國婚姻市場,一場大戲,正在上演。在過去五年,中國有一大批省份涉外婚姻數是急速增長。廣東福建雲南這些省份靠近國外,認識外國人容易,增長也正常,但現在連河南,四川,安徽這樣的內陸省份,
男人動真情的表現,不是「寵」,而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男人動真情的表現,不是「寵」,而是這樣的

女人最容易被「寵」迷惑,卻最容易在「寵」里受傷。一個男人在熱戀時對你好,不算真情。真情不是用來表演的,是藏在他最不經意的舉動里,是在你情緒最壞的時候,他沒有走,是在你最狼狽的時候,他沒有嫌棄。真情,從來不是拿來哄的,是拿來扛的。
致那個共情能力很強的你:在敏感的世界裡,尋找自我救贖的微光 - 天天要聞

致那個共情能力很強的你:在敏感的世界裡,尋找自我救贖的微光

若你總因他人的悲喜而輾轉難眠,若你常因一句無心之言反覆揣摩,若你習慣了將世界的重量扛在自己肩上——那麼,你或許正是那個「共情能力太強」的人。李蠕蠕的短視頻《致那個共情能力很強的你》,以細膩的演繹揭開了這類人群的內心困境:他們像一塊海綿,不斷
我的疏離型人格,成為我生命的禮物 - 天天要聞

我的疏離型人格,成為我生命的禮物

我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像享受一杯恰到好處的茶。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願被打擾;社交場合中總是被動回應而非主動發起;欠了人情會坐立不安,必須立刻償還;能走進內心的朋友寥寥無幾,一旦認定,便是經年累月的默契。這種疏離型人格特徵,像一道透明的牆,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