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文珏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老張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城裡打拚多年,也算事業有成。女兒呢,在老家找了份安穩的工作,但收入不高。
兒子每個月都會雷打不動地給老張打六千塊錢,想著父親辛苦了一輩子,這錢就當是讓他享享清福。老張每次收到錢都會說聲「好」,兒子也覺得心裡踏實。
可是最近,老張卻總是打電話來說錢不夠花。兒子很納悶,父親在老家,平時也沒什麼大的開銷,怎麼會不夠呢?於是兒子決定抽空回老家看看。
兒子回到家,發現父親還是過著很樸素的生活,吃的用的都很節儉。他覺得事情有些蹊蹺,就悄悄觀察著父親的一舉一動。
有一天,兒子看到父親出門,便偷偷跟在後面。只見父親去了銀行,取了一大筆錢後,就朝著妹妹家的方向走去。兒子更加疑惑了,妹妹家也沒出什麼事啊。
兒子跟著父親來到妹妹家樓下,看到父親把錢交給了妹妹,還小聲地說著什麼。兒子躲在一旁,隱隱約約聽到「房貸」「別告訴你哥」之類的話。兒子瞬間明白了,原來父親是在幫妹妹還房貸。
兒子的心裡五味雜陳,他既理解父親對妹妹的疼愛,又覺得父親這樣做有些不妥。他知道妹妹的工資不高,妹夫的工作也不穩定,房貸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壓力。可是自己每個月給父親的錢,也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父親怎麼能不跟自己商量就拿去給妹妹還房貸呢?
兒子沒有當場戳穿父親,而是回到家後,找了個機會和父親坐下來好好談了談。老張看到兒子的表情,知道兒子可能已經發現了什麼,便嘆了口氣,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兒子。
老張說:「你妹妹不容易啊,你在城裡過得好,我知道你也不容易,但你妹妹那點工資,還了房貸就沒剩多少了,我這當爹的,怎麼能眼睜睜看著她受苦呢?」兒子聽了父親的話,心裡有些動容。
兒子思考了很久,他對父親說:「爸,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您這樣做也不是個辦法。妹妹他們應該學會自己承擔生活的壓力,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幫他們一把,但不能讓他們養成依賴的習慣。」老張聽了兒子的話,覺得兒子說得也有道理。
最後,兒子和父親商量了一個辦法。兒子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適當給妹妹一些經濟上的幫助,但不會再讓父親偷偷地拿自己的錢去幫妹妹還房貸。妹妹也知道了哥哥的心意,她表示會更加努力工作,爭取早日減輕家庭的負擔。
從那以後,這個家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一些小矛盾,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變得更加和諧溫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