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我過得實在太煎熬了。在女兒家,根本沒過上一天好日子。以後我不會主動跟她聯繫了,就當我從來沒生過她。你根本無法想像我在她家過得是什麼日子,我只能用生不如死這四個字形容。」高琴跟老鄰居蘇娟哭訴她在女兒家過年的遭遇。
蘇娟聽完一臉詫異。她原本以為高琴去城裡過年是見世面,享福去了,沒想到她遭了這麼大罪。
蘇娟勸高琴先回來冷靜冷靜,如果林雅婷有悔改之意,真誠跟她道歉,再考慮原諒她的事情。
「你就林雅婷這一個女兒,以後養老還是得看她。她要是有心悔改,你就給她一次機會。這個孩子我是看著她長大的,小時候她真的是個善良懂事的好孩子。怎麼結個婚把她本性都改變了?」
蘇娟心疼高琴的遭遇的同時,也很替林雅婷感到惋惜。
高琴今年61歲,她當了大半輩子單親媽媽。在林雅婷七歲那年,丈夫在礦上出事不幸身亡。
婆家人重男輕女,對林雅婷根本不在乎,也不願意在她身上花一分錢。
婆家人甚至把高琴丈夫去世的事情怪在林雅婷身上。他們說林雅婷是個掃把星,把自己的父親都剋死了。
高琴的公公婆婆執意要把林雅婷送到縣上的福利院,高琴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公公婆婆給孩子一條生路。
公公婆婆一氣之下,把高琴和林雅婷都趕走了。高琴帶著年幼的女兒回了娘家,跟著哥嫂過寄人籬下的生活。
為了讓林雅婷的日子好過一點,高琴在哥嫂家做牛做馬,任勞任怨。
幹完家裡的農活,高琴就挨家挨戶去打零工,給林雅婷賺學費。
讓高琴慶幸的是林雅婷很爭氣,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高考那年,她考上了省里不錯的大學,走出了農村。
一夜之間,林雅婷成了全村人的驕傲。林雅婷很感激高琴對她的付出,承諾大學畢業後,就在城裡找份好工作,把高琴接去享福。
聽了林雅婷的話,高琴的心裡覺得暖暖的。
這些年她為了女兒,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和心血。如果女兒以後有本事,能把她帶出苦海,她求之不得。
林雅婷大學畢業後,如願以償地留在了城裡。但是她並沒有履行把高琴接到身邊照顧承諾。
林雅婷剛工作的時候經濟不穩定,沒有條件把高琴接到身邊。
有了自己的感情家庭,顧忌伴侶陳浩然的感受,不方便接高琴過來。
高琴體諒林雅婷的難處,從來沒有怪罪過她。
高琴為林雅婷擁有的幸福生活感到高興。只要她過得好,自己不去城裡住又算得了什麼呢?
陳浩然打心眼裡看不起農村人,包括林雅婷在內。
林雅婷為了維持這段關係,必須跟高琴保持距離。
逢年過節她也只能打電話問候高琴,不能回去看望她。
甚至連結婚這種大事,林雅婷也是到跟前才通知高琴的。
為了不給林雅婷丟臉,高琴拿出存了半年的積蓄,買了一身體面的衣服,去參加林雅婷的婚禮。
在陳浩然臉上,高琴看到的只有不屑和怠慢。
高琴原本以為她不會跟女兒女婿同住,彼此過著互不打擾的生活。
直到去年年底,林雅婷打電話苦苦哀求高琴去她家幫忙帶一陣子孩子。
也正因為這件事,把高琴和林雅婷的距離越推越遠。
林雅婷之前一直讓公公婆婆幫她帶孩子,從沒說過讓高琴幫忙。
去年年底,林雅婷的公公生病住院,婆婆照顧公公走不開。
陳浩然思來想去,決定讓高琴來照顧一陣子孩子。
高琴接到這個消息,非常開心。外孫出生到現在,她只見過幾次。
趁著這次機會,她可以好好陪陪外孫,也能增進一下和林雅婷之間的感情。
高琴收拾了一些行李,坐最早的大巴去了林雅婷家。
一進家門,陳浩然就跟高琴提出了約法三章,第一,吃飯不能和他們坐一桌,要在廚房單獨吃。第二,每天晚上必須陪在孩子身邊,不能讓孩子有一點閃失。第三,每天的花銷要在晚上列好清單,以免糊塗賬。
高琴越聽越覺得陳浩然的要求離譜,更像是在找保姆。
為了女兒和外孫,高琴忍著委屈答應了陳浩然。然而,接下來的生活,讓高琴如臨深淵。
她每天都要面對陳浩然的刁難,林雅婷的甩臉。稍有不慎,就會被他們像批鬥勞改犯一樣批鬥。
有一次,高琴太過於慌忙,沒及時給外孫換尿不濕,陳浩然直接把高琴推倒在地,差點磕到她的頭。
高琴看向一旁的林雅婷,希望她能站出來為自己做主。
林雅婷選擇無動於衷,任由陳浩然欺負她。
那一刻,高琴對林雅婷徹底寒了心。她只盼著早點過完年,從他們家逃離。
在林雅婷家的每一天,對於高琴來說都是度日如年。
一過完年,高琴就逃離了林雅婷的家,並且拉黑了她的一切聯繫方式。
林雅婷發現自己被拉黑以後,內心百感交集。
她知道她愧對母親,卻又沒辦法平衡母親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林雅婷懷著這份愧疚,卻沒有勇氣跟高琴道歉。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是我們最重要的人。
我們不能有了家庭,就把父母拋之腦後。伴侶對待我們父母的態度,往往取決於我們的原則和決心。
如果一開始,我們就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允許伴侶怠慢我們的父母,就能避免之後很多矛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