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有些老年人出於種種原因,在喪偶以後,居然活得更舒坦,對此只有過來人才能夠闡述出所以然。
A女士,70歲,我的老伴在生前幾乎什麼家務都不做,大男子主義還特別嚴重,動不動就會對我指手畫腳,既做甩手掌柜又會指指點點。無論我照顧老伴的時候,還是伺候老伴的時候,老伴都不會感恩,並且會雞蛋裡挑骨頭。
對此我是任勞任怨,不跟老伴一般見識。伴隨我的老伴壽終正寢,突然感覺如釋重負,現在我自己照顧自己是綽綽有餘,既擁有存款,又擁有經濟來源,成天到晚過著輕鬆以及自在的生活。時至今日不用依附誰,不用取悅誰,平心而論我確實比擁有老伴的時候活得更舒坦。
B先生,75歲,我老伴還活著的時候,那時候的我純粹是受氣包,老伴動不動就把我當成出氣筒。時隔多年,回想起來依舊心有餘悸,記憶中老伴的脾氣相當差勁,動不動就火冒三丈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我時常勸說老伴息怒,並且反覆叮囑老伴氣大傷身,既希望老伴不要發脾氣,又不要生悶氣。可是老伴非但沒有收斂,反倒是變本加厲。我跟老伴相處期間,經常會被老伴挑出多種多樣的毛病,歸根結底是老伴看我不順眼,現如今相對來說好多了,最起碼耳根子清凈,內心自然而然更加舒坦。
C女士,76歲,我活了大半輩子,幾乎被老伴約束了大半輩子,以至於我和老伴相處的過程當中,時常會委曲求全,用勉強自己的方式迎合老伴的指示。由此我的愛好不得不替換成老伴的愛好,在家裡面無論說什麼還是做什麼,老伴都會吹毛求疵。
特別是我出門在外,老伴時常會查崗,總而言之在家外不自由,在家內不自在,久而久之無論我吃的飯菜,還是我穿的衣服,都需要迎合老伴的胃口以及眼光。時至今日我才逐步過回屬於我的生活,日常生活應該隨心所欲的方面,能夠盡情隨心所欲,所謂活得更舒坦,對我來說就是返璞歸真,為自己而活一點才是真正意義對自己好一點。
結語:喪偶以後不要放任悲傷,人死既然不能復生,過度悲傷也就沒有意義,人生原本就是有失就可能有得,只要調整好心態,說不定失去老伴以後會活得更舒坦。
喜歡文章請點個贊,謝謝支持,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
圖片源自網路,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