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厲害之處不在於他有多少錢,不在於他認識多少人,而在於他能駕馭多少人。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認識很多人,就覺得自己人脈廣朋友多,恰恰相反你認識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認識你,誰能為你所用,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只有兩種關係「利用」與「被利用」。
杜月笙一生只讀過四個月的私塾,沒上過清華沒讀過北大,沒有本科畢業證書,但是他懂人性,善於「用」錢收買人心,一句話能講到你的心坎里去,這就很厲害了。杜月笙打麻將贏了錢,豪爽的請在場的人吃喝,不論認識與不認識,而當時他並不富裕,他在潘源盛的店裡,按月支領一份薪水一年三節,拿著固定的俸祿。
但是他明白;「要想成事必須有人願意幫你」籠絡人心才能有人才相助,正是因為杜月笙的這種超常規的思維,才值得我們去學習,從他的事迹當中啟發我們對人性與思維的認識。光緒三十三年二十歲的杜月笙,眉清目秀,由於一向待人熱心誠懇,曉得察言觀色,臨機應變,使他很能討人歡喜,左右鄰舍,以及和他相交往者,個個都對他好,稱讚他會做人,將來一定有出息。
兒時惡魔般的經歷對杜月笙有著莫大的幫助,一直以來他都在三教九流的人堆里摸爬滾打,對人有著深刻的認識,在行事方面總是逆著自己的人性,順著他人的人性,只要你能夠反過來替人家著想滿足他人,這個人必定對你是另眼相看。杜月笙他富於機智判斷力強,而且一腔正氣,公平無私小朋友們偶然發生了糾紛,他有本領剖析曲直以理服人。
不論花費多少唇舌與力氣,只要是他管上了的事,他都非把事情擺平不可。他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和熱誠正直的態度,足以化干戈為玉帛,使兩個打得頭破血流的仇人變成朋友。杜月笙深刻的明白人性的自私,在處理各種問題上,杜月笙只抓住問題的關鍵點來解決。
處理兩個人的矛盾最好的辦法是化矛盾為「合作」沒有什麼比雙贏還公平正義了。從此他在小朋友間嶄露頭角,脫穎而出,他受到小朋友的愛戴,成年人的推重,小朋友們尊稱他為「月笙哥」有事請月笙哥評理,成為解決糾紛的最佳途徑。他的聲譽逐漸在上海法租界八仙橋一帶展開,通過杜月笙的種種行為,不二希望能夠給你帶來新的啟發並用於生活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