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跟不同的人產生交集。
有些人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很多的記憶,也有一些人,只是跟我們擦肩而過。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留在你的圈子裡。
有些人,能為你帶來更多的情緒價值;有些人,卻只會消耗你。
有些人,得到了你的恩惠,懂得感恩,懂得為你付出;也有一些人,只是坐享其成,從來不知道感恩。
還有一些人,他們「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看上去很和善,實際是心狠的人。
他們習慣把這些話掛在嘴邊。
-01
「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這句話熟悉嗎?
竟然聽到有人說:
「你這個人也太不近人情了,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你卻不領情。」
「你別不知好歹,過來人跟你說的,就得經驗,就是對的。」
「你應該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你就不能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嗎?每天這麼過著,無聊嗎?」
他們習慣打著各種名義,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以過來人的口吻對你指指點點。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這樣:「在生活中,你比較討厭什麼樣的人?」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說:「好為人師」。
的確,他們會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名義,然後用他們的思維和經驗束縛你,左右你的決定,試圖掌控你的生活。
比如:工作中的一些同事,社交中的一些朋友,甚至是你的父母和伴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人與人的生活也是不同的。
你的經驗,並不適合所有人;
別人走的路,也與你無關。
無論如何,都不要將你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那是束縛,也是不尊重。
-02
「你過得這麼好,幫幫我怎麼了」
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男人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生活定居;從一個小村子裡走出來,沒有學歷,沒有人脈,沒有背景,硬生生地靠自己打拚出了一條大路。
開了廠子,當了老闆,回到老家,所有人的嘴臉都變了。
然後,老家那些看不起他的親戚鄰居們,開始帶著孩子投奔他。
有人說:「你看我家孩子這麼大了,就在你的廠子里給安排個什麼工作吧。」
有人說:「哎,這麼多年沒見你發達了,我從小看你就行,賺了大錢不得請請我們?」
那些嘲諷過他,看不起他的人,現在卻變成了討好他的人。
那一刻,他有種錯覺,一度以為自己在做夢。
當他拒絕了一些人的請求後,對方卻說:「你過得這麼好,幫幫我怎麼了,你也太小氣了。」
生活中,這些人隨處可見。
你過得不好,他們落井下石,對你指指點點,嘲諷貶低。
你過得好,他們全都表現出一副「我們關係好」的姿態,要求你為他們付出。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他們理所當然的樣子,盡顯市儈;
他們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樣子,實在有些諷刺。
遇到那些總是佔便宜,不懂感恩,落井下石的人,一定要遠離。
「欺下媚上」是他們慣用的手段。
-03
「不就是開個玩笑嗎,你這人也太小心眼了」
關係再好,開玩笑也要適度。
也許在你眼裡,只是一句玩笑話;在對方眼裡,卻是傷害了他的自尊。
每個人的共情能力,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
即使關係再好,當你說錯了話,也可能會毀掉你們之間的友誼。
在網上看到一組數據:最讓人介意的20句玩笑話。
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
「別介意,小氣什麼,我們又不是故意的,都是朋友發這麼大火幹嘛?」
「你真開不起玩笑」
「這就生氣啦?算我錯了行了吧,你不會這麼玻璃心吧?」
還記得之前網上的一個熱搜嗎?
演員威爾史密斯直接衝上奧斯卡頒獎禮台上,捶了主持人一拳。
原因是主持人調侃威爾史密斯的老婆。
而主持人愣在原地,說了句:「大哥,這就是一個玩笑而已。」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把尖酸刻薄當有趣,把無知心狠當善良,把傷害別人的話當成玩笑。
「分寸感」在任何關係里都很重要。
你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跟你成為朋友,遇到這些消耗你的人,一定要遠離。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些人?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