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成不成熟,與年齡關係不大,有的人少年老成,有的人至死都迷糊。不成熟的人身上有三種典型的特徵。
一,先付諸於情緒而不是理性
一個人正常的情緒應該是平和的、中庸的、灰度的;而非正常的情緒則是要麼過高要麼過低,過高比方說憤怒、歇斯底里,也比方說突然亢奮、信心百倍,過低比方說低沉、悲觀、極度失望等。情緒有點像色彩裡面的黑白灰,過於往黑的方向和過於往白的方向,一般都是非正常的情緒;而恰恰處於中間的灰色地帶,則應該是一個人長久應該有的正常情緒。
不成熟的人,遇事之後,情緒極易往黑白兩個方向跳動。同時,這也有點像彈簧,有點外力的作用,情緒就伸張的厲害,或者壓縮的厲害,所謂的外力,就是外面的人或事。
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情緒,七情六慾人人都有,但成熟的人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用理性來控制七情六慾,也就是說情緒裡層或者底層還有一個叫理性的核心。什麼是理性?理性是基於正確的事實、邏輯、常識、智慧等來對外界做出反應,以使自己的情緒與之相匹配,當然與之匹配的情緒多數情況下都是平和的、中庸的、灰度的。相反,不成熟的人,第一反應則是基於直覺的情緒,而不是背後的理性,他們彷彿缺了這一塊兒。
二,先歸咎於外界而不是自身
一個成熟的人,就是能負所有屬於他的應有之責開始。這句話有兩個關鍵性定語:一個是的所有的,我們說一個學生不是一個十分成熟的人,縱然他能負起他自己學習的責任,但是他還沒有真正能負起屬於他的未來的社會和家庭之責任;另一個是應有的,世界上的責任千千萬,但屬於自己的只是其中的一些,一小部分。責任往往與身份與權力有關,身份意味著責任,權力意味著責任。
不成熟的人是什麼樣的呢?遇到問題、錯誤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我的責任,這於我無干,這是什麼什麼原因引起來的,都怪這個那個。總之,就是把應該屬於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或自己最多承擔一個無足輕重的責任。
古人講一日三省吾身,這就是內省,就是先找自己的原因。那有人說,外界就不負責任了嗎?當然不是。一件事,總是自身和外界共同作用的結果,有時候外因可能佔十分重要的比重。在這一點上,不成熟與成熟的區別在於,不成熟的人總是先歸於外因,甚至推卸掉自己所有的責任;而成熟的人先去找自己的問題,然後再去客觀分析外因的影響。
三,先考慮到自己而不是他人
不成熟的人潛意識裡認為,我是第一位的,我即便不是世界的中心,也至少是小範圍的中心,我好大家好,我不好所有人都別想好。美式的霸權主義,多少有點類似,所以招致許多國家的反感。
成熟的人是這樣想問題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或者只有你好大家好我才好,簡單說就是自己是次要的,至少是第二位的。事實上,越是能這樣想這樣做的人,反而越能得到額外的好處,所以世界就是這麼奇怪。一個人思想的轉變,或許應該是這樣的:從我好就行了,到你好就夠了。從我好就行了,到你好就夠了,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寫在後面:
我們為什麼要成熟?一個不成熟的人會一直在低思維層次上遊盪,他永遠不會體會到風景這邊獨好。理性、內省、利人,這是一個成熟的人最主要的特徵,反之則是不成熟或者不夠成熟的特徵。芒格說,總是反著想。
@石小柴,關注我。不間斷分享成長、致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