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2022年10月08日16:44:22 情感 1671

01

作家周國平說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浮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誠然,過了五十歲之後,誰都希望做一個豐富而安靜的人,走好下坡路,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很少有人明說。

如果你認真觀察,根據年齡的特點分析,就會發現,那些厲害的人,在不動聲色地做以下幾件事,值得我們學習。

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 天天要聞

02

嘴靜:做一個沉默寡言的「旁觀者」。

宋代文豪蘇東坡,潑墨就能成詩。可是他卻因為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導致了烏台詩案。他本人,也陷入牢籠。

「禍從口出」,一句話,就可以誤終生,這樣的例子,讓人警醒。

陷入人生低谷的蘇東坡,感慨:「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小孩子亂說話,大家會覺得好玩,畢竟,童言無忌,無需計較。但是你已經五十歲了,到了做長輩的份上了,在職場上,也是「老手」了,還亂說話,就不應該了。

曾經,我們經歷過人生的低谷、頂峰,也看過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現了別人和自己的家醜。要是你向人輕鬆,幾天幾夜都說不完。

有道是,閉口是金,開口是銀。

人生的苦,不要向別人說。因為別人的經歷不同,不能理解。外界的是非,與自己無關,不要談。

嘴巴安靜了,禍事就少了,還有很多的時間,你可以揣著明白裝糊塗。

03

身靜:做一個嚴格自律的「運動員」。

人生的後半段,能否活得幸福,關鍵是「身體是否健康」。

健康的標準,一兩句話說不清。但是身體安靜了,就是健康的特點之一。如果身體有了病痛,就會覺得這裡疼痛,心裡慌亂,眼神沒有力量,甚至是坐立不安、睡不踏實、吃不下飯。

如果一個人患了大病,身體就要被推進醫院。雖然是躺著,但是身體很不舒服,還會躁動。

作為男人,應該羨慕王德順,一大把年紀了,還能做演員,走上舞台。

作為女人,希望自己成為趙雅芝,到當奶奶的時候,還能神采奕奕,做不老女神。

在你羨慕別人的時候,應該看到——所有的健康、年輕,都有年復一年的「自律」。

趙雅芝一直做瑜伽,嚴格控制飲食,常常去健身房,揮汗如雨;王德順,一直在鍛煉達人。

身體安靜,其實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以靜制動,以動養靜」,不是每天蹲坐著,暮氣沉沉。

五十歲之後的我們,應該堅持自律,不要等六十歲才開始運動和養生。關注身體健康,越早越好。

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 天天要聞

04

心靜:做一個寵辱不驚的「職場人」。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安靜的心是最高的品質,它是沒有分界的,是完整的、純潔無染的。」

五十歲的我們,徘徊在退休和工作之間。有的人,已經退居二線了,處於半退休的狀態。因此,我們在內心做好退休的準備,不要以為自己還有多大能耐,可以折騰到某個位置,拿到很多的獎金。

努力工作是精神,接受現實的本分。做一個不沽名釣譽的人,不管成績還是過錯,都要放下。

宋代名臣歐陽修,為了朝廷,兢兢業業,但是他仍舊沒有躲過被貶的結局。他被貶滁州之後,沒有頹廢,反而覺得是給自己放了個假。

閑來無事,和朋友喝酒,寫下了《醉翁亭記》等佳作。「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人生起起伏伏,樂在其中,如果不這樣,就是和人生的發展,背道而馳,就會心痛不已。

五十歲之後,你把職場看淡了,對人生的起落不在意了,反而會進入「無欲則剛」的人生佳境。

05

眼靜:做一個尋找美景的「旅行者」。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等六十歲了,就和老伴一起去看風景。世界那麼大,不看白不看,免得留遺憾。

可是,什麼是風景呢?我們主張旅行,而不是旅遊。到一個地方,不僅要看風景,還要吃點什麼,住下來,和當地的一起享受生活。

如果你在職場上,還是一個頂樑柱,那麼你的時間不夠充裕,也不要急躁。人生的風景,其實是自己找出來的。

用眼睛去發現美,「美」就無處不在。風景好不好,其實是一種心態,一份愛心。如果你愛一座城,那麼城裡的花草樹木,都是風景。這就是,愛屋及烏的道理。

從五十歲開始,給自己制定旅行計劃,家鄉周邊走一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要是等六十歲之後,身體滑坡了,夢想就難以實現了。

發現了美景,眼睛裡就多了柔情,靈魂就會變得乾淨。

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 天天要聞

06

大學》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靜下心來,人生就安寧了,身邊的一切,就真正擁有了,無法得到的,就真正放下了。得失之間,幸福自然來。

生活好不好,人生美不美,是源自心靈的感受,並不是手裡有無數的錢,身在風景區,住在豪宅里。

我們總是以為,厲害的人,就是擁有想要的一切,其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勇往直前、貪得無厭不算厲害,能進能退,才真厲害。

古人云:「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樂莫樂於好善;苦莫苦於多貪。」

做一個安靜的人吧,曼妙的人生,在眼前,也在心裡。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著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 天天要聞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玄學!他27歲時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剛好差7歲,剛好出處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還是她耗不起他呢?當年他27歲,他的事業還是巔峰期,她才20歲,她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顧的宣告了倆人的關係,他作為頂流,事業一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著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