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2022年10月06日12:02:29 情感 1348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一個人,他的成長屢歷艱難,卻又在艱難中熔煉著自己,為了家之安、國之譽而不言苦、不言痛、不言退、不言敗,一心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放棄,勇敢堅持,以自己頑強的精神,從人生的最低谷中、最困難中走了出來,並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痛苦,她就是生命的一座豐碑,也是人生的一種輝煌。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李夢,1995年生,遼寧瀋陽人,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計程車司機,母親是籃球藝術團成員,有過五年業餘籃球隊員的經歷。父母個子都很高,她4歲時,就達到了1.3米。她幼時喜歡玩水,常把頭沉入放滿水的臉盆中憋氣,母親給她報了游泳班,由於游泳讓她耳朵疼,去醫院看病,醫生診斷,稱,她再游泳將會失去聽力,恰好,她有同學學打籃球,母親就讓她也開始學打球,啟蒙老師為名師王長䘵,帶出了李春江、付豪等著名球員。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由於她年齡小,不能上場,師父就讓她在場邊練習,三年後,她的母親患癌,母親在病危的時候,心裡都在擔心她,想自己死了,自己的女兒怎麼辦,有了這樣的想法,母親就和病魔堅決做鬥爭。父親為了掙錢,沒日沒夜出車,8歲的李夢承擔起了照顧母親的重任,每天蹬著三輪送母親到醫院做化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母親康復。李夢又全身心投入到了訓練中,在恩師的指導下,她的球技快速進步,很快入選瀋陽少年隊,在參加苗苗杯中,她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2006年,她入選瀋陽青年隊,開始掙工資,由於擁有好心情,在更高難度的訓練和比賽中表現出色,2009年,入選國青隊,在亞青賽上,她獲得最有價值球員,助隊獲得冠軍。被田納西大學邀請,但她在訓練時,右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隨後,左膝蓋也出現了相同的傷病,一時錯失機會。第一次,她積極接受治療,5個月後,傷愈,韌帶雖未能復原,她重新返回賽場。第二次斷裂後,她有些失去了信心,對自己的母親說,媽媽,咱們的家境不好,我還是回去上學吧。沒錢治療,她感到自己步入了絕境,這時,她的師父王長䘵給她四處聯繫,最後,找到了國青隊,解決了她高昂的醫療費,隊里同時給她請來了康復師。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在做手術時,需要將關節鏡探進關節腔,她忍受了無法言說的疼痛,進行了手術。她曾講,簡直沒法形容,疼到崩潰。術後,她又從康復,到對抗、訓練、比賽,付出了許多的艱辛和痛苦,其中疼痛,常人難以承受。這段時期,她不斷用勒布朗的一句話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她恢復過來,並重返賽場,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她說,我會繼續努力,要對得起自己吃得那麼多苦,我的夢還沒有完成,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我都要踩過去、邁過去,向著夢想前進。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此時,她改變了打法,在賽場上開始學著保護自己,用大腦打球。首次參加WCBA比賽,她就獲得最佳新秀獎,次年入選國家隊集訓名單,但是,隨後,她落選,之後又連續3年入選集訓名單,連續三次落選。直到2017年,她才入選國家隊,而時間已經過去了8年。2019年,她獲WCBA得分王和常規賽MVP,並被WNBA邀請,但是,李夢卻拒絕了這個邀請,當時,中國女籃正準備出征世界軍運會和亞洲杯,她要代表祖國出戰。為此,她曾講,畢竟我是一名軍人,為國效力是我的首要事情。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此時,她的父親在病中三次病危,母親怕她分心,一直沒有告訴她。在她十幾歲時,父親患上了尿毒症,第四年出現了併發症腦血栓。她負責父親每個月透析的費用,還要還家裡的房貸。一旦她上場比賽,父母就會開心地看著她在球場上拼搏。李夢曾講,我們在扣籃上差些,但在技術上,卻非細膩,基本功很紮實,希望能夠多轉播一下我們的比賽,讓更多人能夠認識我們。在2022年的世界盃上,她大放異彩,在四分之一決賽對陣法國隊中,她一人拿下23分2籃板4助攻,並被評為本場比賽最佳球員。在中國女籃落後的情況下,關鍵時刻,她三記三分球,助球隊反敗為勝。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她在職場中,累計獲得8屆WCBA全明星,1屆WCBA最佳新人,2屆WCBA常規賽MVP,1屆世界盃亞軍(2022年)、1屆亞錦賽季軍(2013年)、1屆亞洲杯亞軍(2021年)、1屆亞運會冠軍(2018年)。對於自己的職業經歷,她感慨良多,她說,從小她就特別喜歡打球,喜歡球在手上飛舞的感覺,她認為打球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籃球帶給她許多快樂。她說,在打球的過程中,她知道了努力拚搏,把每一秒都投入到了比賽中。而且,籃球給了她很多啟迪,讓她學會了許多專業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因為熱愛,哪怕再大的困難也阻擋不住,並在打球中,與隊友們建立了良好的感情。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她講,通過打球,祖國讓她的內心變得非常強大。如今,她已經是中國女籃的代表人物之一,球迷們稱她為勒布朗.夢、女籃一姐,她的傳球,沒人能搶斷下來,又快又狠,在球場上,她打法兇狠、凌厲,作風頑強。而在場下,她也有非常柔情的一面,她把它給了自己的父母。在場上,她不怒自威,自帶王者霸氣,在場下,她甜美可愛,和所有的少女並無不同。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李夢,既有賽場上英姿颯爽的一面,也有賽場下,嬌美可人的時候。

李夢8歲就照顧母親,傷病激勵自己: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 天天要聞

現在,她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戰神,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她的人生經歷,充滿了坎坷和曲折,也充滿了艱辛和酸苦,但她樂觀頑強的面對一切困難,哪怕在最難的時候,都沒有倒下,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即有父母的關愛,也有恩師的幫助,這樣的愛,正是中國式關懷:面對逆境,溫暖她的心靈,讓她在苦難中感受著光明,心生嚮往,追求夢想,以自己不屈的精神,去笑傲人生,挑戰命運,綻放自己的風采,體現自己的價值,書寫自己的生命。而靠著這種關愛成長起來的生命,則是中國式奇蹟,她做到了,獨一無二,譜寫了生命的新篇章,也體現了體育競技運動的永恆魅力和榮光。

文/家奴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