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句很清醒的話:你的寄託可以是任何東西或事情,但唯獨不可以是人。
年輕時我們天真純粹,以為真心能換真心,深情會回應深情。
直到受過最親密的人射來的冷箭,看過關係破裂時的翻臉,方知人情薄如宣紙,風一吹就皺,雨一淋就濕。
到了一定年紀,你終會在痛苦中頓悟:真心不一定能換回真心,但價值一定能換來地位。
女到中年的第一課,是對任何人都別指望、別盼望,對任何關係都彆強求、別糾纏。
01
伯希·雪萊和瑪麗·葛德文曾被英國文學界譽為「最有才華的一對夫婦」。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裡,瑪麗甘願做雪萊背後的女人,一心在家操持家務。
她每日翻閱雪萊給自己的情詩,覺得只要有對方在便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發現雪萊新寫的情詩,收件人竟不是她。
她把對方視作自己的生命,寧願束縛自己給對方自由,換來的卻是無情的背叛。
很多女人曾經都是翻版的瑪麗,以為付出就會得到等價的珍惜,即便犧牲自己也甘之如飴。
受傷過、失望後才逐漸看清一個真相:人生最重要的課題,永遠是把自己的感受置頂。
電影《出走的決心》里,詠梅扮演的李紅,是一個時時刻刻把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的人。
丈夫喜歡釣魚、打球不願意做家務,她就任勞任怨大包大攬。
可丈夫不僅不珍惜她的付出,還總對她大呼大叫、各種挑刺。
女兒生下雙胞胎需要人照看,她就沒日沒夜地幫忙帶孩子,心心念了很久的同學聚會就此泡湯。
當她不斷壓抑自己的需求,犧牲自己去滿足家人,她得到的是更多的索取:女婿升職了更忙了,女兒剛在職場站穩腳跟需要她繼續帶孩子……
至於她年少時的夢想,珍貴的同學情誼,想去旅遊的渴望,家人們視而不見、置之不理。
不斷地失望積累成絕望,她終於在一次大爆發後,頭也不回地背起行囊離開了讓人窒息的家。
她開著車子一路向南,見了許多年沒見過的老同學,去了許多只在地圖上見過的地方。
她將自己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拍成視頻,成為知名博主,從「絕望主婦」逆襲成「爽劇大女主」。
作家安妮·蘭德曾說:你才是你自己生活的唯一主人。
關係的本質,是自我價值的延伸。
把別人放在高位,等著你的就是輕視和壓榨。
一個活出了自我、有更高的價值感的女人,絕不會允許自己在一段關係里委曲求全,更不會消耗自己去餵養別人。
02
傅首爾曾發過一個微博:
我的好朋友離婚了,只給我發了兩個字「離了。」
我思考了半天回了三個字:「還好吧?」
朋友只回了簡單兩個字:「還好。」
原先看到時只覺得兩人多少顯得有點冷漠,行至中年才悟透其中通透和清醒。
現實往往就是如此薄涼,你眼裡的天大事故,在別人那裡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故事。
作家蘇芩曾說:交往歸交往,無需哄彼此開心。
不要指望從別人那裡得到情緒價值。
真正成熟的女性,早就在變幻莫測的人世間,活成了自己的擺渡人。
毛姆小說《月亮與六便士》里,艾米原先是個幸福的女人。
她出身英國世家,丈夫查爾斯是證券交易所經紀人,兩人情深意篤,兒女乖巧懂事,怎麼看都是人生贏家。
可有一天,丈夫查爾斯為了自己畫畫的夢想,突然不辭而別。
原先完美的生活被深愛的人狠狠撕碎,艾米恨過哭過,但她從頭到尾沒對外說丈夫一個「不」字,也從不曾把自己的傷口撕開去博得同情。
家裡沒有經濟來源,她就把房子出租,傢具賣掉,換了一個小房間安頓下來。
沒有賴以謀生的本領,她就去學打字、學速記,為自己招攬生意,獨自拼好了支離破碎的家。
女到中年永遠記住:你的悲喜,與別人無關。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
你萬箭穿心,你痛不欲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
不要四處兜售你的苦難,不要到處尋求安慰。
你唯一需要做的,是當自己的心理醫師,自己為自己療傷。
03
人們常說,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
中年以後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切的體悟。
那些原以為會拉你一把的親人,在關鍵時刻根本不願意伸手;那些婚前說要養你的男人,婚後指著你的鼻子說「是我養的你。」
曾在知乎上看過一位單親媽媽的自述。
因為丈夫出軌,她獨自打了一場艱難的仗:要看孩子、要搜集證據提交法院,要與對方談判……
在這個過程中,她承受著身心的雙重摺磨。
力不從心之際,她提出讓母親幫忙照看孩子,母親卻以自己身體不適拒絕幫忙。
順利離婚後,她指望丈夫能出於愧疚多給孩子一點生活費,丈夫卻連基本的撫養費都不按時支付。
中年女人,似乎活成了孤單的船,放眼望去,只有大海的蒼茫,沒有停泊的港灣。
弱者站在困境里顧影自憐,強者卻在認清真相後狠狠轉身,自己渡自己到彼岸。
亦舒小說《我的前半生》里,子君大學畢業沒多久,就嫁人成了全職太太。
丈夫每月給她不菲的生活費,出門有司機接送,每天的生活就是喝下午茶和買買買。
常年被圈養的生活,讓她早已失去獨立的底氣。
所以當丈夫出軌、提出離婚時,她苦苦哀求丈夫留下來,追問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得到的卻是丈夫更多的冷漠與嫌棄。
事已成定局,她只得逼自己強大起來。
她找了一份翻譯的工作,每天搭船過海去上班。
煩人的辦公室政治,領導高高在上的嘴臉,她咬牙一一應付了下來。
有空閑她找師傅學陶藝,憑藉獨特的藝術天分,她幫師傅拿下一筆筆訂單,幾年過後順利成為合伙人。
原以為丈夫的背叛會抽走她的脊樑,未曾想,失去依仗的她,反而活成了自己的港灣。
女到中年才明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是最危險的一件事。
就如宮崎駿所說:
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
在別人的枝頭棲息,隨時可能會墜落、會流離失所。
自己活成一棵大樹,才能自給自足,不懼任何風雨。
▽
余華在《我膽小如鼠》一書中說:
「女性進步最快的時候,不是順風順水的那幾年,是在她無依無靠,失去安全感的時候。她得克服恐懼、怯懦、依賴,一點一點長出自己的鎧甲。」
絕望,是中年女性的成人禮。
當你有一天終於明白:任何關係都會毫無徵兆地破裂,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天決絕離開,你才能在心如死灰中重塑自己、周全自己,成就自己。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