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作家鞏高峰在《父親的黑魚》中寫道:「兒媳婦和婆婆是彼此的天敵,不知道造物主怎麼設計的,一代婆婆一代媳婦,子子孫孫無窮匱。」
婆媳關係,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大部分家庭可能都受到了婆媳矛盾的困擾,為了婆媳關係,婆媳吵架,夫妻吵架,甚至到了最後分道揚鑣。
很多女人都認為,婆媳關係不好,只能說明男人無能,拉偏架,媽寶,不護著老婆,才導致妻子受盡委屈,婆婆的氣焰囂張,敢欺負兒媳婦。
事實上,惡婆婆的確存在,沒有感恩之心、一邊理所當然享受婆家地付出一邊不把婆婆當作長輩孝敬的兒媳婦也有不少。
若是婆媳本身是講道理的人,沒有自私到了極致,那麼,她們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無法理解對方的想法,男人從中調停一下,為彼此解釋一下,說些好話,婆媳看在男人的面子上各退一步,矛盾就可以解決。然而,若是有一人不講道理,從始至終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那麼,再厲害的男人也無法讓她們和睦相處。
網上有一句話說:「世間所有的感情都是相互的,有付出有收穫,才是一段感情最好的維繫。」
若婆婆是個合格的長輩,懂得尊重媳婦,心疼兒媳婦,在兒子和兒媳婦有所需要的時候力所能及幫一把,而兒媳婦懂得感恩,孝敬,對婆婆好,那麼,婆媳關係就是良性的。
反之,不管是做婆婆的,還是做兒媳婦的,看到自己的付出不被珍惜,得不到絲毫感激和良性反饋,估計都會感到寒心,不樂意繼續用自己的熱臉貼對方的冷屁股吧!
「國慶7天,你帶你爸媽出去玩,讓我在家看孫子,虧你想得出來。我不幹了,不伺候了,孩子你們自己帶吧,我走了。」
說完,魏阿姨不顧兒子和兒媳婦的阻撓,去屋子裡收拾了東西,氣沖沖地離開了兒子家,回了老家。
01.
魏阿姨之所以會發那麼多大的火氣,是因為兒媳婦對待國慶節假期的安排讓其感到無比失望,她覺得自己就是個工具人,不是家人。
「兒媳婦跟我說,她媽退休了,她爸前段時間努力加班,好不容易弄到了七天假期,她想盡孝,因為她父母都喜歡歷史,所以她想帶父母出去旅遊,去參觀一些博物館,好好玩一玩。」
兒媳婦已經安排好了,說父母30號晚上抵達,休息一夜,第二天就出發,預計七號回來。
「孩子呢?也帶去嗎?大寶還好,可是,二寶才一歲,是不是不太方便?」魏阿姨有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孫子今年五歲了,孫女才一歲多,她很擔心兩個孩子無法適應長途旅遊。
沒成想,兒媳婦壓根沒有帶娃的打算,只因她打起了如意算盤,她不僅不想帶孩子去,也不想帶上魏阿姨。
「孩子們當然不去,有他們在,我爸媽怎麼可能玩得開心呢?媽,孩子就留在家裡,你費心照顧了。」而正是兒媳婦這句話,惹怒了魏阿姨,讓魏阿姨無法接受。
02.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我是大題小做,覺得兒媳婦想要孝敬父母,很正常。可是,我真的感到很難受,感到很委屈,覺得他們不把我當回事。」
魏阿姨兒媳婦娘家距離這裡不遠,開車過來只需要四五個小時,因此,兒媳婦經常回娘家,一個月至少一次。
去年春節、端午、中秋國慶還有今年春節,兒媳婦都是在娘家過的,理由是「媽,你一直跟我們住在一起,享受著天倫之樂,哪像我父母?我是獨生女,他們也想我,也希望我有時間陪陪他們」。
「啥叫我享受著天倫之樂?我明明是在幫他們帶娃好不?我不僅要伺候她坐月子,要帶兩個孩子,經常大半夜裡被孩子鬧醒好幾次,睡不了一個好覺,還得幹家務活。自從我來了之後,他們夫妻倆燒過幾頓飯?掃過幾次地?」
而兒媳婦的父母沒有幫忙帶過娃,只是在兒媳婦生產了之後來家裡住了一段時間,說是照顧女兒,實際上啥也沒做,相反,他們的到來,讓本來就忙碌的魏阿姨更忙了。
不僅如此,魏阿姨每個月退休金3000,幾乎一分沒剩,都花在兒孫身上了。
03.
更讓魏阿姨感到失望的是,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兒媳婦似乎沒放在心上,也沒有任何表示。
「上個星期五是我的53歲生日,他們夫妻倆都不記得,我也沒說,於是,那天,我沒收到一樣生日禮物,連一句生日快樂都沒聽到。她媽過生日的時候,她又是訂生日蛋糕,又是網購禮物的,哎。」
「還有,上個月,我生病住院了,我知道他們忙,也沒指望他們照顧我。可是,我住院一個星期,她只來了一次,打了兩次電話,還跟我抱怨我病了,沒人帶娃了,她壓力大。」
說白了,魏阿姨的心裡早已堆積了許多對兒媳婦的不滿,而這次兒媳婦對國慶節的安排,只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聽完了魏阿姨的抱怨,鄰居一針見血道出原因:「你兒媳婦問題大不大,不好說,問題最大的,其實是你兒子,你把你兒子寵壞了,不然,他不會連你的生日都不記得,更不會在老婆想把你丟下來看孩子的時候啥話也不說。」
此時,魏阿姨的兒子正在給魏阿姨發消息,抱怨魏阿姨事多,把老婆氣回娘家了,讓魏阿姨趕緊回去,看著兒子發來的指責自己的話,聽到鄰居的評價,魏阿姨嘆了口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更不知道該不該回去。
04.
網上有一句話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期待越高,失望越大,而這產生的心理落差,往往就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你為了兒孫付出了一切,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對他們抱有期待,渴望他們記住你的付出,心裡有你的位置,在乎你的感受,關心你照顧你,孝敬你。
可是,事實上,往往父母付出得越多,越容易讓孩子習慣了索取,不懂得感恩,他們不但不會感激父母的付出,想著孝敬父母,反而會慾望越來越膨脹,總是嫌棄父母做得不夠好,付出不夠多。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魏阿姨的兒媳婦有錯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