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踐的說教都是耍流氓

2021年10月13日01:17:08 情感 1038

2016年夏天,我決定尋求心理諮詢。因為我意識到自己的無意義感越來越強烈。看到綠葉抽青,櫻花盛開,情緒都會十分低落,感覺世界的美好與自己無關,我沒有辦法抑制消極情緒的增長,自責也有增無減。

後來我看了一本書,是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許多鼓勵的話語終於使我鼓足勇氣向外求助了。

當時心理諮詢師主要採用談話的方式來應對我的心理頑疾,不過經歷了一年半的心理干預我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我逐漸喪失了治療的信心,於是放棄了心理諮詢,轉而開始自救。

我開始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等經典心理學著作,我試著對號入座,想用試藥的方式解決我的問題,我曾一度認定我是自戀症,不過這毫無用處。

我慢慢意識到只看書思考似乎解決不了我的問題。

不知何時,我逐漸開始練習正念冥想,記成功日記,寫情緒日記,建立的壁壘竟開始有些鬆動,自責的思維方式逐漸消失了!

這並不能說我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還遠遠沒有,我依然會在別人看似很正常的情況下驚恐不已。

不過我想我已經觸摸到了正確的方法,人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克服心理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不斷地去感受,去實踐,而不是只聽一些正確的解釋!

大衛·伯恩斯的《高明的心理醫生》就十分強調在看的過程中動筆去寫感受,而不是看過之後,說「哦是這樣,我懂了!」,從那開始我練習了一段時間的情緒日記。

回想起來自己的經歷,除了冥想之外幾乎都與寫有關,隱約覺得寫確實具有療愈作用。

國內知名心理諮詢師冰千里寫的《心靈書寫》就介紹了「寫」是怎樣療愈的。所謂「心靈書寫」是指,忽視現有的邏輯,道德標準,只追隨內心真實的書寫方法。《心靈書寫》詳細地說明了書寫對治癒心理疾病奇蹟般的作用,這本書是冰千里的經驗之談,他以「書寫」為工具,非常成功地治癒了許多人,也包括他自己。

沒有實踐的說教都是耍流氓 - 天天要聞

書中介紹,冰千里從小酷愛小人書,尤其喜愛看裡面的圖畫,他如同上癮一般,足足收集了五百本小人書。一天,他媽媽把他的所有的小人書都燒了,他說:那一刻他願用生命交換一場雨的降臨。可以想見那時冰千里幼小的心靈是有多痛。

而在之後的歲月里,冰千里並沒有忘記他小人書里的故事,一幅幅畫,一段段故事爬滿了冰千里的作業本,他一直寫著、畫著,竟消融對母親的恨,撫平他內心的創傷,他其實是幸運的,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自我療愈。

沒有實踐的說教都是耍流氓 - 天天要聞

小人書

現在的冰千里以心靈書寫為基礎治癒了很多人,對於他成功疏導的患者他甚至有這樣評價:「究竟是什麼療愈了她?是我的專業、她的真誠,還是我們的關係?毫無疑問,這些都是,但還有一個決定性因素——書寫。」

那麼,為什麼心靈書寫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其一,冰千里強調了心靈書寫其實不是思考,而是一種體驗。它不同於講道理、解釋、記日記等思考行為。心靈書寫就是不受控制、不停筆、不批判地寫,這樣的文字往往直指內心。

埃克哈特·托利在《當下的力量》中更直接指出,我們的最大問題是無法停止思考!而不停地書寫顯然給了我們停止思考,去感受內心的契機。

沒有實踐的說教都是耍流氓 - 天天要聞

羅丹的《思想者》法國巴黎

其二,思考和確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寫出來就代表了在潛意識中確認。如果我們害怕某樣東西,在頭腦中往往會不斷自我暗示,誇大其形象,不過一旦寫出來或者畫出來就感覺沒那麼可怕了,因為我們對恐懼沒有想像的餘地了。

書中有許多針對性的書寫方法,相信總會有幾種戳中你的痛點。

一、寫的越具體,越容易看見內在情緒

朱自清的《背影》是語文課本上的經典,其中就有一段父親爬月台給朱自清買橘子的描寫,看了之後讓人忍不住流淚。那段文字都是客觀的細節描寫,並沒寫 「我父親很不容易,年紀這麼大了,行動不便還來送我,怎麼不讓人感動得流淚呢!」之類的抒情的話,可見細節中包含情緒。

沒有實踐的說教都是耍流氓 - 天天要聞

《背影》

龍應台的《目送》也一樣,對父親幾乎都是白描,但感受立馬呈現出來了。

所以要想舒緩情緒,一定要寫出具體細節,而且越詳細越好,冰千里認為我們之所以不能夠寫出細節,正是因為我們「遠離真實事物太久了」。

這讓人想起了正念冥想的方法,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中感知周圍的事物,那才是內心力量的源泉,這和具體書寫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抓住一閃而過的念頭

一個人的感受是很難捕捉的,不然也不會有太多情緒積累導致心理問題。情緒總是來了又去,任何人都不會一直緊張,那太耗能量了。不過情緒爆發後,隔一段時間再去做書寫的話,會大打折扣,因為很可能放鬆後的狀態已經很難把握當時的感受了。

我在記情緒日記時就是這樣,等我回到家,情緒穩定了,然後再記錄當時的感受,說實話在我做記錄時,我真的就不想做這件事情了,只能強行寫一段,這怎麼能真實呢?!

情緒來了的時候,準備好紙筆,手機也行,立刻記錄下此刻的感受和聯想,去寫上一會,練習的時間長了,你一定能從你書寫的內容中找到問題根源。

三、給逝去的親人寫封信

對於這一點我是有抵觸的,因為我覺得這是對人的二次傷害!如果對逝去的親人是愛的,為什麼不能再愛一次呢?相反,如對自己的親人是恨的,我們為什麼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呢?

正如冰千里所說,可能由於親人離世比較突然,我們來不及說再見,壓抑是人們經常採取的自我保護措施,導致我們否認、解離和分裂。我們完全可以書寫故去親人的種種細節來做一次告別儀式,以告慰自己的缺憾。不過冰千里也給出了書寫的安全條件,不然強行練習真的會給人二次傷害。

這只是《心靈書寫》的冰山一角,也是我的痛點,我們完全可以把《心靈書寫》當做一個手冊,隨時查找練習。

人們常常發問:道理都懂,為什麼還過不好這一生?其實懂許多道理沒什麼了不起,難的是真真地去體驗,去感受,去實踐,真實地書寫自己,那樣的人生才不是耍流氓。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著,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