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4歲輟學進廠,15歲生子,17歲三胎後被趕出了家門

2021年10月11日19:35:03 情感 1723

她14歲輟學進廠,15歲生子,17歲三胎後被趕出了家門 - 天天要聞

1

「如果人生有機會重來,打死我都不會這麼作踐自己的人生。「王程程頹然地坐在地上,一頭亂糟糟的頭髮在陽光的映照下猶如一團枯草。

她抹著眼角不斷下滑的眼淚,身體間歇性地抽動著,時不時發生嗚咽。許久過後,她平復了下來,光著腳丫子,慢慢走向了村口,而在她的身後,那個被她譽為夫家的大門,卻始終緊閉著,任風嘶啞著撞擊在大門上都巋然不動。

她14歲輟學進廠,15歲生子,17歲三胎後被趕出了家門 - 天天要聞

2

14歲那年,王程程在不斷地逃學與請家長的循環往複中,終於忍受不了學校的生活,毅然決然忤逆了家人的意願收拾好東西跟隨著朋友進入了深圳的一家電子廠。

雖然流水線的工作同樣讓她感覺生活枯燥無趣,但是,每個月月底到手的工資寬慰了她無趣的生活。一到月底,拿到工資的她便會在周末和同寢室的年齡相仿的小姐妹一起出去吃喝玩樂。

招搖的裙子,誇張的妝容和發色,這一切在學校都無法享受的「自由「讓她感覺生活大放異彩。

很快,充滿「魅力」的她就迅速地吸引了廠里一個男生的注意。在男生不斷地追求與花言巧語中,她春心萌動,與男生確立了戀愛的關係。他們在廠里出雙入對,成了同寢室里小姐妹羨煞的情侶。

她的床上堆滿了男生為她購買的零食,雖然她總是會很大方地與室友分享這些零食。但是,每次跟男生出去約會的時候,男生都不忘為她買上一堆她愛吃的零食。久而久之,她床上的零食就越堆越多。

她調侃,「再這麼買下去,我都要被養成豬了。」

他卻甜言蜜語地說,「放心,就算你被養成了豬,也是我唯一愛著的豬。」

她14歲輟學進廠,15歲生子,17歲三胎後被趕出了家門 - 天天要聞

3

王程程漸漸地開始夜不歸宿了。

約會後,男生會在她即將離開的時候依依不捨地拉著她的手,眼神里充滿了祈求,「你不要回去好不好,我不想與你分開。」

看夜場電影的時候,男生會說,「太晚了,就不要回去了吧,我們就近訂一間房吧。」

「今天我生日,你能不能陪我一整天。「

……

總而言之,男生總有許許多多的借口留住她。而一切,也像是有所計劃般地,她開始了妊娠反應。

剛開始嘔吐的時候,天真的她以為自己是吃壞了肚子,而在連續嘔吐了三天後,室友拍了拍她肩膀,一臉凝重地告訴她,「你不會是懷孕了吧?」畢竟這些事情,在廠里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

「懷孕?」她大吃一驚,匆匆避開了室友,借口自己就是吃壞了肚子,等有時間了就出去看醫生,並告知自己要休息為由,匆忙躲回了床上。

她捂著被子,躲在一片漆黑里,打開了手機。

懷孕的反應。

怎麼判斷自己是懷孕了?

懷孕了怎麼辦?

……

一條一條的詞條,不停地在黑夜中閃爍著。

後來,她顫巍巍地發出了一條信息:我懷孕了。

許久過後,一聲「嘀」的聲音刺破了被子里聚攏的黑暗,「沒事,我養你。」

她14歲輟學進廠,15歲生子,17歲三胎後被趕出了家門 - 天天要聞

4

就這樣,她從電子廠離職,跟隨著男生回了老家。

男生的老家坐落在一座大山裡。他們搭乘著大巴,九曲十八彎地在山路里迂迴,也不知迂迴了多久,她才被男生攙扶著走下了車。一下車,她就立馬佝僂著身子,嘩嘩地吐出了胃裡所有的食物。吐完後,她感覺自己輕飄飄的,好像就變成了一團雲,腳踩不著地地漂浮著。

男生的家是一座小平房,門前有一塊很寬闊的水泥地,地上稀稀疏疏地晾曬著新鮮的花生。

回到家,男生大喊著,「媽,我回來了。」

於是,尋著聲音,屋裡跑出了一個黝黑的婦人。

「媽,這就是我跟你說的程程。」

程程聽不太清,也聽不懂婦人在說著什麼,她頭昏腦脹地看著眼前的光線雜亂地糾纏在一起,並發出炫目的光。

後來,一雙粗糙的大手挽過了她的手,她在「夾持」中走進了小平房。

她,成了他們家中的一員。

雖然她聽不懂婦人的話,但是,好在有男生的翻譯,她在這個家中的日子也算過得有滋有味。尤其是她懷有身孕,很多的活都被婦人一一包攬了下來。她樂得輕鬆,每天只管吃好喝好睡好。偶爾的時候,男生還有塞給她些小錢,讓她買點好吃的。

不過,在這樣的大山裡,買吃的著實有些困難。除了村裡人自己種的食物之外,其餘的東西,一律都要搭車前往鎮上購買。

而去鎮上?想想那山路,她胃裡就能立馬翻江倒海。

她14歲輟學進廠,15歲生子,17歲三胎後被趕出了家門 - 天天要聞

5

人的學習能力有多強?

在大山裡呆了三個月後,基本溝通的方言王程程都已掌握。後來,隨著時間翻飛,在懷孕十個月後,王程程在村裡接生婆的接生中生下了一個女兒,而在往後的兩年中,她接二連三地生下了兩個女兒。

但是,令她萬萬想不到的是,隨著女兒的出生,「家」里人的態度對她也漸漸來了個大反轉,尤其是第三胎還是女兒的時候,還在坐月子中的她,就被「公婆」勒令頂著烈日去田地里干農活。

「婆婆」甚至還在發號施令的時候不忘嘲諷,「誰還不是這麼過來的,就你矯情。」

後來,村裡的人經常會在早上和傍晚的時候,看見她背著一個孩子,蹲在狹窄的廚房裡生柴填火做飯,而在廚房的外面,大女兒和二女兒正坐在地上不亦樂乎地把玩著晾曬的花生,甚至是其他晾曬物。

剛開始的時候,她也會不遠萬里地發信息,打電話向在城裡工作的「丈夫」訴苦,抱怨。但是,漸漸地,手機另一端的人兒卻愈發地沉默了。有時候,煩躁了,電話那頭還會說著粗俗的話語進行謾罵,而謾罵的次數也隨之愈來愈多。

最後,王程程便再也不敢打電話給「丈夫「抱怨,訴苦了,而王程程不知道的是,

當一個男人開始對你沒有耐心的時候,往往就意味著這個男人變心了。

日子還在一天天地過,帶娃,做飯,干農活,王程程已被這看不到盡頭的干不完的活給壓彎了腰椎。雖然她才芳齡17歲,但是,黝黑,粗糙的面容,卻早已將她過早地推入了婦人的年紀。她不再是那個愛美的,穿著裙子招搖過街的少女,她不再是月底拿到工資後縱情玩樂的少女,她更不是校園裡青春洋溢的一身書香氣息的少女。她被生活捆住了雙腳,被束縛在這密密麻麻地看不到外面世界的大山裡。她穿著拖鞋,裸露的腳丫子上沾滿了灰塵,她背著一個,手裡抱著一個,牽著一個,從小平房走向了田間,又從田間走回了小平房。

她14歲輟學進廠,15歲生子,17歲三胎後被趕出了家門 - 天天要聞

6

王程程是怎麼被「公婆「驅趕出家門的呢?

她記得,那天,「丈夫「破天荒地給她轉了一千塊。當時她很興奮,畢竟這是在她生下大女兒後,丈夫外出工作第一次主動給她打錢。

但是,隨著打過來的錢,一則信息也跟著一起被傳送了過來:拿著這筆錢,你回家吧。

「家?我的家不是在這嗎?「王程程很是疑惑,「回家?回什麼家?」從她懷孕,跟著「丈夫」來了這大山後,家裡人就跟她斷絕了關係。她哪還有家回去?她的家就在這!

她撥通了「丈夫」的電話尋求他的解釋。但是,電話另一頭的他卻明確地告訴她,「我們還沒領證,不是真正的夫妻。再說,我已經愛上別人了。你回你自己的家去吧。「

她笑了,拿著手機笑得前仰後合,「我為你生娃養娃,幫你父母干農活孝順你父母,你就這樣對待我?「

「我話就擱這了,你愛回不回。「隨之傳來了幾聲手機掛斷的聲音。

而後,在接到兒子的「通知「後,「公婆「將孩子都抱回了屋裡,然後將王程程趕了出去,並從門縫中扔出了幾件王程程的衣服。

「本故事純屬虛構,寫它的初衷是因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不乏「王程程」這樣的存在,希望這故事能夠引起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注」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選老婆的智慧 - 天天要聞

選老婆的智慧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看人要准,現實生活裡面,我們見過太多認人不清的情況,到頭來被人騙的團團轉。選老婆的時候,一定要看看她的原生家庭。看看她來時的路。看看她父母的價值觀,相處方式。如果她的家庭都是很和睦的,基本上,她這個人也不會壞到哪裡去。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借一次錢就清楚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借一次錢就清楚了

電影《寄生蟲》中有一句台詞:「錢是熨斗,把一切都熨平了,它能熨平人們之間的隔閡,也能熨平世間所有的感情。」錢,無疑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是物質生活的保障,更是社會地位和尊嚴的象徵。
浙江:男子打工混住,妻子抓包不吵不鬧,混住女子淡定離開 - 天天要聞

浙江:男子打工混住,妻子抓包不吵不鬧,混住女子淡定離開

成年人的生活總是艱辛和不易,為了碎銀幾兩,何止是忙忙碌碌?底層打工人,更多的是風裡來雨里去,更多的是不得不忍受各種艱苦的條件,咬牙堅持。無論是烈日下揮汗如雨的工地工人,還是在昏暗車間里辛勤勞作的工廠工人,都在為生活拼盡全力。然而,底層打工人
丈夫得知後輕生了,因女子瞞丈夫出借20萬元,女子:我真特別後悔 - 天天要聞

丈夫得知後輕生了,因女子瞞丈夫出借20萬元,女子:我真特別後悔

在一個溫馨的小鎮上,李梅和張強過著簡單而幸福的生活。他們住在一棟兩層的小樓里,門前有一個小花園,裡面種滿了李梅喜歡的花草。每當春暖花開時,整個小鎮都瀰漫著花香,而他們的家,總是被鄰居們羨慕地稱為「花園小屋」。李梅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人,她把家
為什麼不要跟異性頻繁的聊天?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不要跟異性頻繁的聊天?

在生活中為什麼不要頻繁的跟一個異性聊天,長時間的聊天真的會產生一種錯覺,你每天跟他分享生活的點滴,今天吃了什麼?有哪些好吃的?你看到了什麼風景?你都跟他分享,這樣長時間的交流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已經喜歡上他了。
具俊曄後悔了!他表示:被逼著結婚,最後不都是離婚嘛! - 天天要聞

具俊曄後悔了!他表示:被逼著結婚,最後不都是離婚嘛!

愛,喜歡我就開心嗨!柴米油鹽醬醋茶,傻傻都會蹦出來!我是傻妞,喜歡我就關注我「真是可笑!早不後悔晚不後悔,偏偏汪小菲又娶了媳婦兒才後悔?看來這個軟飯男是坐實了的!」網友直呼。據韓媒爆出,具俊曄在韓國受冷眼旁觀,跟朋友道出自己的心裡話,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