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件事非常火,就是兩位女生懷疑另一位女生偷拍她們,所以就上前與其爭吵,期間爆出一句話「我以為你是男的」,何謂是整場爭吵中的點睛之筆。
當時在環球影城排隊區,兩名女生在排隊的時候,發現另一名黑衣服的人在玩手機,以為是要偷拍她們,所以就上前理論,沒想到黑衣人立刻就怒了,說自己只是想看看小紅書,還是自己有精神病證明,發起火來後果自負。
兩名女生也是慌了,因為她們發現被「指控」的人也是一位女性,只能不停的道歉,並說出了自己的委屈「我以為你是男的」,是啊!如果被懷疑對象真的是一個男,那麼就活該被指責嗎?大概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吧!
如果別人是男的,就可以隨便懷疑、隨便指責嗎?
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從中可以看出一部分極端女權,她們對男性的偏見已經到何種的程度。
景區排隊那麼多人,黑衣女子剛拿出手機不久,她們就上來指責偷拍了,那麼很可能說明,她們一直在監視著周圍的所有人,發現可疑男性,隨時群起而攻之。
她們就不是出來玩的,而是要主動尋找男性的「過失點」,當起義務「道德警察」。這種現象若是持續下去,是可怕的。
女權主義剛出來的時候,是為了爭取女性的公平地位,這是好的,因為在封建社會了,女性的權益被忽視了太久。
但現在部分女性對女權主義的理解,變成了騎在男人頭上當霸權。其實這恰恰是封建思想在她們身上的殘留,一些人追求的並不是什麼平等身份,而是抱怨自己不能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也就是國人根深蒂固的人上人思想。
這部分極端女權主義者,大多都受過一些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然而這並不代表她們的人文素質變高了,反而讓她們的內心裡覺得,我已經這麼辛苦努力了,這回總該做人上人了吧!
但或許現實並不能讓她們滿意,所以就像鑽牛角尖一樣,時時刻刻去尋找男性可能對她們的冒犯,以此來刷自身的存在感。
早先在地鐵上,一位中年大叔或許是剛下班後,過於勞累在坐在位子上發獃,但對面的一位女性直接將別人偷拍髮網上,認為大叔是在偷看她。她或許是在找同情感,可是圖片發出來後,沒人覺得這位大叔是在偷看,反而是充滿了中年男人的無奈。
現在男人生活已經夠累了,還無端的受到女性「道德警察」的審查。如果任由這種的情況發展下去,男性在公共場合,可能不僅是掏出手機就是原罪,連發獃都不行。
不能看手機,不能看女性,隨時控制自己的視線,偏移一點點就是對女權主義者的冒犯。可能這樣的推論有一點點誇張,但或許在女權主義者心裡,她們就是這麼想的。
但這樣挑撥男女對立對她們有什麼好處呢?
雖然可能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但是心裡爽啊,能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這些女權主義者,可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在小某書上也可能有自己的社群,她們經過小鎮做題家的努力之後,未能實現內心預期的希望。然後她們就將目標對準同樣的弱勢男性身上。
千方百計的尋找這些弱勢男性的茬,但又做著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美夢。如果一個富二代霸道總裁盯著她們,可能心理會感到暗爽,甚至主動貼上去。
但如果只是一個弱勢男性,怎麼可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呢?通過攻擊這些弱勢男性,來滿足自己心理的優越感。
這些極端女權主義者,並非是真正追求男女平權運動,只不過是部分女性追求人上人思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