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變得更為強大,我們一定要學會一個重要的心法,懂得境隨心轉。
境隨心轉的本質是告別單一的視角來看待問題,而是懂得用更多元的視角來審視問題,我們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更能藉助視角的轉換,打開自己的生命,迭代自己的生命。
境隨心轉從不是一個單純的口號,而是從內在的生命構建,找到自我成長的突破關口,我們自然就會變得更為強大。
第一,從關注外界轉向關注自己
生命的成長其實是一個持續蛻變和自我成長的過程。你或許要知道哦啊,在這個世界上,外在的環境我們都是無法掌控的,無論是外在的天氣,他人對待我們如何,以及未來會如何,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決定。
如果一個人過於把焦點放在關注圈,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不如我們所願,想要掌控卻無能為力,只能讓自己受制於外界的條件,這樣持續下去,我們自然不會主動主動採取必要措施推動積極變化,這時,往往我們就只會剩下抱怨,生氣,甚至放棄。
但是一旦我們著眼於自己,此時情形就會完全不同,因為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甚至語言模式,看到這些模式對我們的影響。
更多關於自我成長與自我精進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專欄,從心態,思維,習慣,人際關係,認知等多個維度助力你在複雜的叢林世界中重建內心強大的自我。
第二,境隨心轉的關鍵是突破認知的盲點
事實上內心強大的過程也是從向外求到向內求的轉變中。當你看到自我還有很多可以成長的空間,我們其實也會發現,我變了,其實世界也會變了。
正如一個讀者問我工作不順利怎麼辦,我給出的第一時間是讓他問自己,工作不順利,意味著他哪些方面需要提升,當他意識到自我的問題時候,他就不會過度焦慮和迷惘,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掌控上。
學會向內求,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提升自我生命的主體性,當你意識到自我還有許多可以改變和可塑的空間,你的能量也會提高,自然會帶領你的生命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心理學上有一個模型叫做喬哈里窗,在喬哈里窗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其實都會有自己的認知盲點,這個認知盲點往往是我們沒有看到的自己。
在這個不夠了解的自己中,有可能是我們的思維模型,或者是我們更深層次的信念和價值觀在阻礙我們成長和發展,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
學會境隨心轉的關鍵是去找到自我成長的認知盲點,持續進行突破,當你能夠突破盲點的時候,你所對應的障礙就會被清理。
舉個例子來說,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非常害怕當眾講話,後來我深入覺察這個害怕是我擔心自己丟面子,但是我知道我想作為一個老師,必須要克服害怕當面講話的缺點。
於是我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做直播,錄製視頻其實都是為了幫助自己克服內在的障礙,當我發現沒有障礙的時候,我的表達能力也更強了,我感覺到自己的未來也更為廣闊。
事實上,人生的成長就是一個去除干擾的過程,向內求的本質就是把外界對我們的干擾去掉,你越能去掉外界的干擾,專註自我的成長,你就會看到一個更為豐富的自我。
內心強大的過程,本質就是改變我們自己對事情理解的過程,心理學上有一個費斯汀格原則強調的是任何事情發生其實都是中立的,而影響我們個人心情的是我們對事情的理解,你對事情的理解變了,自然你就會發生相應地轉變。
比如面對挫折,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愚笨不堪,那麼我們就會放棄努力。如果我們面對挫折,是意識到自我訓練不夠,那麼我們就會通過積極地訓練自己,從而把挫折變成自我成長的動力。
境隨心轉的本質是改變我們對待事情的應對模式,以及化解我們內在的信念和障礙,我們越懂得從根本處著手,我們才會遇到更好的自我。
第三,你變了,世界就變了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為強大,就請記住,你變了,世界就會變了,這是心學帶給我們最大的力量。
你變了從某個方面來說,永遠把更多的焦點聚焦在自我可以上升和改變的地方,當你願意持續改變自己,將自己變得越來越溫潤的樣子,你也會給身邊帶來極大的精神動力支持。
你變了,世界就變了,從某個方面來說,也是告訴你,不要過於向外求,持續向外求,會剝奪你的內在成長動力,更會剝奪你的內在生命的原始激情。
只有從內在找答案,才能找到切實的答案。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內在分化自己,進行系統地思考和構建,持續升級自我,才能看到更大的風景。
境隨心轉從本質上告訴我們,把更多的焦點放在自我成長上面,放在自我認知升級上面,你會發現,你的格局大了,自然就會迎來更大的風景。
所以學會境隨心轉的本質是從更高級的系統來審視自我,突破自我,我們才會擁抱更大的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
今日話題:你認為內心強大的人是否懂得境隨心轉,歡迎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