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了我很久,可當我接受他的時候,他卻對我愛答不理。請問遇到這樣的人怎麼辦?他是在玩我嗎?算了,不問,他就是個渣男!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性單戀,英文名lithromantic 。先聲明一下,並不是給渣男渣女洗白,而是真的有這麼一種人,或者說有這麼一種心理吧。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把它歸類。普通人對待愛情的看法是,我想為對方付出很多,也希望對方能回饋我相當的愛,如果多一點,那就更好了。如果不能回饋,往往會被視為一種渣的表現。簡而言之就是大部分人追求的愛,其實是被愛。付出了,沒有得到被愛。這段戀情就會結束,而性單戀則不同。他們往往對人產生愛戀,卻不希望獲得對方的回贈,害怕被人愛上。一旦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好感,就會停止喜歡對方,甚至會厭惡對方。簡單的總結就是我喜歡不喜歡我的你,或者我不喜歡喜歡我的你。
多數人的戀愛過程是我喜歡他,我要追求他。經過努力,對方終於接受自己。戀愛初期,你儂我儂,整天膩在一起。戀愛中期,激情褪去,開始發現對方缺點,維持著來之不易的愛情,戀愛末期,生活中的瑣事,新鮮的第三者或者其他因素,兩人或爭吵或平靜的分手。
性單戀的戀愛過程是,哇,他好帥,他好漂亮,或者他好有才華。我喜歡上他了,我要追求他。過了一段時間對方被撩動了,然後戀情就結束了。當然不是真正的結束,而是性單戀者心中對愛情的感覺結束了,他們可能會真的在一起,但是不會感覺到甜蜜,甚至對方對他越好,他反而越反感。最後往往會獲得一個渣男或渣女的稱號,然後分手。
那麼性單戀者能夠感受到戀愛的甜蜜嗎?其實是可以的,只是他們的甜蜜是自己提供的,只需要有一個喜歡的對象,而且那個對象需要做的只是不搭理他,別的他們可以自給自足。而我們大多數人是需要對象來犒賞我們,我們才會感覺到甜蜜,有時候犒賞的少,我們還會抱怨。
兩者對比一下,我覺得性單戀者更多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或者自己幻想的世界中。從這一點來說的話,我覺得他倒是跟自卑或者迴避型人格有些共通的地方,都不太願意跟外界產生實際的接觸,但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關於性單戀,大家的看法還不能統一。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病,一種心理障礙,需要得到心理醫生的治療。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性向,真實存在的,只要不會感到痛苦,保持這樣也挺好。大家如果覺得自己或者身邊的人符合這種情況,可以去諮詢專業的心理醫生,讓他們給你判斷一下,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籤。
那麼正題來了,他是不是渣男呢?從他們的行為上來分析,看到心動的對象主動去撩人家,人家答應後他就沒感覺了。戀愛期間不付出,還覺得對方噁心,這明顯是在玩弄別人的感情,確實是完美符合渣的標準。那我們就判他為渣男吧,可好像又有哪裡不對。類比一下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就是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那種人。如果他們殺了人,法院往往會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會把他們送到相關醫療機構強制治療。為什麼呢?我進行一下自己的理解,如果不對,歡迎糾正。既然這種病人被某種疾病給控制,那病人是不是就相當於一種工具,像刀一樣,那麼究竟是誰殺了人呢?是刀殺了人還是控制刀的疾病殺了人,我覺得是疾病殺了人,那就不應該給刀判死刑,而是給這種病判死刑。所以病人會被強制送到相關醫療機構強制治療,也就是強制給這種病執行死刑。那麼同樣的這些性單戀著好像也不是那種標準意義上的渣男。
我最害怕的是什麼呢?就是有些人打著性單戀者的名號去做渣男渣女的事,事後還來博同情。最後這個名詞也像女權、愛狗人士一樣,被部分人給弄得變味了。好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這樣的情況。可能我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評論區指正與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