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箇舊賬,聊聊我們家買車的事情,我的駕照是在2011年拿到手的,我老公的駕照是在2016年2月24日拿到手裡的,然後我老公在駕照拿到手的第四天,也就是2月28日,興沖沖地約著一個朋友就去買車了,但是他跟我說的並不是去買車,他說的只是去看一看,了解一下而已,我輕易地就相信他了,我覺得當時我並不適合買車,但是提前了解一下、做做功課是可以的,我還提醒他先去網上科普一下買車應該要注意些那些方面,怎麼看發動機、參數配置、油耗之類的。我們都是新手小白,對車子完全一竅不通,我自己呢,駕照學了手5年多,之後其實就壓根沒有碰過車,我覺得買車是遙不可及的,至少當時我是沒有買車的想法的。
我們當時住的地方壓根用不到車子,我上班的地方就在小區對面過一條馬路而已,我老公上班的地方步行也就5分鐘,那幾年我們提倡鍛煉身體,能走路到達的地方堅決不坐車,更不要說是開車了,我們甚至都去參加過21公里多的半程馬拉松比賽,當時的經濟狀況也不允許我們買車,上一年剛結了婚,一窮二白,結婚幾乎算是裸婚,房子是租的,也沒啥積蓄那種,我壓根沒有想要買車,但是我老公剛拿到駕照,那種興奮衝動急於擁有的物質感遠超了我的估計,我同意去看車是覺得可以把買車當做一個努力奮鬥的小目標而已,在某一天經濟允許、條件成熟的時候,我們可以考慮這個小目標;我老公呢,是那種我一旦有個想法,想要某個東西就要立刻馬上到手的心態,不去考慮實際經濟狀況,這也算是我們後期三觀不合、經常吵架吵架的原因之一。
我來說說當時我老公在駕照拿到4天之後去買車的場景,當時騙我只是去了解一下,我理解他駕照到手有點心痒痒的衝動,想著陪他去看看了解之後,回來就更有掙錢的動力了,一個朋友開車陪我們去的4S店,那個市場各種品牌的車子都有,我們進去之後呢就一直在找停車位,轉了兩圈之後,在雪佛蘭門口才發現一個停車位,剛下車呢,一大堆的銷售就熱情地圍過來了,有一點受寵若驚、深情難卻的感覺,於是就進去了雪佛蘭的專賣店,
我們其實是第一次去,都還沒有開始做功課呢,我們是完全沒有目標的,看什麼品牌都還沒有仔細了解過,我的本意是隨便逛一下而已,哪知我老公進去就屁股沾了膠水一般挪不開位置了,被當時的銷售忽悠的當場要給定金,我死活拉不出來,進去之前我還記得他說要去看看大眾速騰、福特、哈佛之類啥的車型,怎麼就找了個停車位就卡在雪佛蘭動不了?
我老公在忙著跟銷售談價格,朋友餓著肚子陪我們看車,我叫他先出來吃飯緩和一下,再去其他家對比一下價格,即便真要買也該做點功課,貨比三家再說吧,啥也不懂就要交錢這做法我很不贊同,無奈我怎麼叫他都叫不到,銷售在旁邊各種煽風點火,肯定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客戶源,陪我們去的那位朋友也是個買東西嘎嘣脆的人,我說我們還看不懂車,要回去做功課,他說車子其實也沒啥功課可做的,就這樣,在我的極力阻止下,我老公還是更願意聽銷售的培訓話術,我著急得不行,只能自己趕緊在旁邊臨時科普買車資料,我告訴老公,買車一定要談裸車價,可是我老公一直在聽銷售談論汽車的配件更換,比如車座布套換成啥啥啥的,中控台換成啥的,車燈換成啥的,後面再贈送幾個腳墊後備箱墊啥的,我都查到了其他人在半年前買的同款車輛價格,比我們當時談的價格差不多少了一萬塊左右,而且還是在購置銳沒少的情況下,也就是說,我老公在購置稅減少的政策下,在別人後面晚半年多的時間裡,居然比別人還要多出一萬左右的價格來,定了一個低配版的車。
在我給他數據對比的情況下,我也極力阻止的情況下,我老公說女人不懂車,我說的那些是不對的,銷售人員說的才是專業的,我硬是被他唬得的一愣一愣的,我的建議他一個都聽不進去,我干著急也沒用,他就是坐在那裡不走,我還聯繫了一個我當時的高中好友,我那好友賣過幾年的車子,他相對比較懂車,我那同學告訴我,你們自己先去市場轉幾天,等看到中意的車子,約個時間我再陪你們去講價!我覺得這個方法可以,我們可以先看看,後面再定時間約我同學過來幫我們講講價。
無奈,男人固執死板起來,十頭牛都是拉不回來的,我沒想到自己找了個如此固執倔強死板的男人,更沒有想到後面幾年,在類似的方面我們一直延續這樣的相處模式,買東西自己不去做足功課,也不跟我商量,先斬後奏的做法居多,但那是後面我才恍然大悟的,有點為時已晚的感覺,我們為此吵過很多架,我覺得他做事不商量就是不夠尊重我,他覺得自己沒有錯,不就買了個東西而已,都是小事情。
當時買車他自己去交了定金,等到後續付款的時候更奇葩,我們連貸款流程都不懂,銀行流水沒有準備,缺證件少材料的,為此,他一衝動就說要全款買車,他自己湊錢,不用我管,我們手裡根本沒有那麼多錢,他就開始給他的高中好友打電話,是的,你們沒有聽錯,他就在車輛的付款處現場打電話借錢,也算那個好友足夠義氣和信任我們,當場就轉賬好幾萬過來,到此,男人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車子有了,全款買的;面子有了,好歹也是有車一族了;哥們也很給力,很講義氣地幫助我們,那車子有一大半都是屬於借錢給我們的那位好友,再次,特別感覺他的信任;我老公做事喜歡先買後奏,不跟我商量的「梁子」也就此結下了。
在很多男人的心中,車子就是面子,車子越好,開出去越有面子,價格越高的車子好像越能抬高身價,現在的社會這麼現實嗎?很多人覺得,如果你的外在不能在第一時間吸引別人,甚至你都沒有機會讓別人了解你內在的美,那麼物質的東西就是最好的襯托品!我看過網上的一個調侃的段子,說是看一個男人渣不渣,就看他是先買房還是先買車,渣男有錢先買車,裝B炫耀好撩妹,好男人買房責任多,家庭溫暖最適合!
我個人而言,如果換成我的本意,我當初不會去買車,因為當初真的沒有必要,我也不想用外在的物質去炫富,這個世界上,比我們有錢的人多了去了,而我們還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呢;如果真的到經濟實力能匹配物質慾望的時候,我覺得車子,適中就好,代步才是它的本質需求,不要為了滿足虛榮心、彰顯身價而拼盡全力的去買一個超出自己經濟實力的奢侈品,當然,如果你的錢足夠多,那就另當別論吧。
買車這件事呢,其實也可以變向地看出,我在我們家是沒啥話語權的那個,我是相對克制隱忍的那個,本著公正明主的想法呢,我覺得買買東西兩個人可以一起商量做決定,需要事先了解做足功課,而我老公呢,大概是那種從小被爸媽寵壞的孩子,可能想要個什麼東西的時候,不管經濟條件,不管用什麼方式,哭鬧撒潑打滾躺地板,反正是一定要得到的那一個,我呢,在不知不覺間就被動地推著往前跑,即便是最初不同意,但最終被迫同意促成了這件事情的發生,到後面啊,因為不提前做功課也不跟我商量就買買買的爭吵案例實在是太多了了,從買自行車,換山地車,到買電動車,買汽車,換手機,買iPad,換電腦,到選房子事件依舊不跟我商量,武斷做決定的事件不斷升級、不斷增多,到現在,我想起來全是悔不當初的感覺!
要是你提前花時間去了解,做足了功課,一個人就能把事情做得妥妥噹噹,那麼OK,我可以閉嘴不挑剔不干涉,但是這種花了大錢,買了東西不滿意,還背負了巨大的經濟賬單,還鬧得夫妻感情不愉快的事情,真的是讓人很生氣的感覺,憑什麼做決定你是獨自來,背負的賬單和經濟損失就要兩個人一起還,買的東西不滿意,出現問題還要我來幫忙善後擦屁股的?如果說小樣的東西也就不計較了,可是比如房子車子這些稍微大件的東西,房貸車貸都要還很多年,它不是像個其他鍋碗瓢盆小樣的東西,不喜歡可以丟棄,或者能隨隨便便輕易就去換個新的,很多人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努力打拚好多年才能攢個首付啥的,之後的很多年還要為銀行貸款奮鬥,說不上來什麼感覺,別人以為你在炫耀,但是自己住的並不那麼舒心。
民間有句老話:一人主張,不如二人商量!真正好的關係,從來不是一方獨斷,而是遇事有商量!夫妻兩人過日子,如果商量不到一塊去,其實真的會爭吵不斷、相互埋怨居多,如果能事事有回應,件件有商量,那麼即便不那麼完美的決定,兩個人也能同甘共苦,少一些爭執。
都說一個家最好的家風,莫過於:大事商量,小事原諒,不爭對錯,不翻舊賬,兩個人過日子,如果沒辦法達成一種平衡,那麼勢必要吵架,生活里的大風大浪畢竟都是少數,那些融化在柴米油鹽的溫暖才最動容。
我理解的翻舊賬並不是晾著不處理,那些不斷被提起的「舊賬」,只是因為從來沒有被妥善處理解決過,而且還變本加厲的重複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舊賬能妥善解決,那麼沒有人會喜歡一直當個「祥林嫂」。
各位男人和女人們,想要家裡的日子過得舒心一點,那就遇事多商量吧!兩個人思想碰撞之後的決定,肯定好過一個人的獨斷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