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麥
1
初三那年,小我9歲的弟弟被診斷出軟骨發育不良,也就是侏儒症。
這個消息晴天霹靂般地打破了我們家的安寧。確定了這個結果之後,爸爸整天把自己關進房間,媽媽什麼話也不講。家裡的氣氛壓抑得讓我大氣都不敢出,我也不知道怎麼去安慰他們。
幾天之後,爸爸媽媽一起出門買菜,回來以後就開始說說笑笑,家裡恢復了以往的氣氛。他們釋然的樣子讓我心裡暗喜,卻也不敢多問。
從那時起,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又傷了爸媽的心。
我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以為這樣就可以讓爸媽心裡的安慰多一點,也讓別人看我們家異樣的眼光少一點。沒想到,三年之後,我高考失利了。
那一次,我一個人在外面待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一早才回家。
回家後,發現眼睛浮腫的媽媽一個人在家等我。爸爸出去找我徹夜未歸,我離開家了多久,他就在外找了多久。爸爸回來時,整個人病倒了,感冒加上痛風。
我內疚極了,看著爸爸生病的樣子失聲痛苦。
媽媽安慰我說:「我不管別人怎麼看你們,只希望你們姐弟倆自己過得開心。」言語間沒有失望,只有滿滿的關心。
此後的每一年,我放假回家,都會看見媽媽笑語盈盈地出門來迎接我。
電話里最常聽到的幾句話是:「你要注意身體,不要太累了。」「我們不圖你光宗耀祖,只希望你好好的。」「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爸媽坦然接受著命運給他們帶來的一切禮物,他們愛那個並不出眾的我,和那個與常人不同的弟弟。
2
我有過一段草率的婚姻。
遇上的那個人毫無家庭責任感,讓我傷透了心。死氣沉沉的日子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最後這段婚姻堅持不到一年就結束了。
離婚後的第一天,我不敢回家,也不敢告訴爸媽。
我不知道去哪兒住,只能在酒店躲著,後來承受不住高額的費用,我還是硬著頭皮回家了。
回到家後,我不知道如何開口,從小到大的就愛哭的我,躲進房間流了一會兒淚,情緒穩定之後才和爸媽講清楚我離婚的前因後果。
我媽的第一反應我現在還記得,她並沒有像我想像中那樣唉聲嘆氣,而是坦然地開了個蹩腳的玩笑:「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
我爸也只說了一句:「不管什麼時候受了委屈,都放心回家來。」
當時,弟弟也已經讀了中學。我們倆因為性格差異,很少交流,但那天他來敲我房間門,問我:「姐,能和你說句話嗎?」
我沒有回答他,他自己走了進來,就坐在我旁邊,拍了拍我的背:「姐,現在其實學校很多人看不起我,但是我不靠他們活,所以我一點也不難過。」
「姐,你一直都有一個家,少了一個家也沒什麼的,我們都在乎你。」
聽完之後,我憋住了眼淚,我弟離開房間後便哭了出來。
我弟給我上了一課:人這一輩子的不幸太多,一定要學會不把不幸放在眼裡。
哪怕你過得一敗塗地,家人也不會覺得你狼狽。相比不幸來說,這種力量更加強大。
3
回家之後,我爸媽經常帶我去遊山玩水,甚至兩個年過半百的老人,還拖著我去看3D電影。
他們做這一切,不為其它,無非是想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我。
和爸媽遊玩過一陣之後,我又離開家,來到外省找了一份工作。也許是因為心態的改變,我特別喜歡現在的生活環境,雖然沒有升職,沒有加薪,但身邊的一切都讓我覺得可愛可親。
人可以悲傷,但不能悲觀。有些事,你也許永遠改變不了,心態卻是可以改變的。生活艱難的時候,回頭看看身後那些愛著你的人,也許你又會有繼續前行的力量。
很多時候,人與人的「悲觀」其實是類似的,遇到挫折,很多人都想放棄,但只要你靜下心來,即使身處黑暗,你依然可以看到生活里的點點亮光。
我也曾因為生活帶來的不幸變得悲觀,但我的家人讓我明白:感傷無益,唯有努力擁抱現實,和困難的處境和解,生活才有可能繼續下去。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許覺得我過得比你苦,也許認為我過得沒你苦,但命運的無常都是一樣的。一個人只有擁有了接納不幸的能力,才能刀槍不入地迎接生活的一切挑戰。
相信這個世界上,也還有許多比我們更辛苦的人,依然懷揣著希望奔跑向前。只要他們不放棄生活,生活就不會放棄他們,你我亦如是。
對生活的接納,是人生路上最好的護身符。
願你在經受過生活的磨礪之後,依舊滿懷希望,眼裡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