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到底是給誰生的?這個問題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備受爭議且熱度頗高的家庭話題。
有人會覺得,生孩子是為了自己,也就是女人生孩子,是給自己生的。
而有人會覺得,生孩子是為了男方家,是婆家的子嗣,也就是為了婆家生的。
這兩個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性。
你就說,生孩子是不是為了自己?那當然是為了自己。
孩子是女人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是母親身體的一部分,是最親的骨肉,也是通過女人的意願,才能讓孩子得以降生於世,孩子能讓父母晚年有依靠,女人作為母親也是一樣受到同等的待遇和回報,這咋就不是為了自己呢?
生孩子是不是為了婆家?那也是。
說到底,按照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女人嫁給男方家,其實就是男方家的人,生下的孩子,是跟男方姓的,以後也算是男方的正統子孫,說得直白些,難聽些,也是長輩百年以後能名正言順捧照片的人,能夠繼承家產的繼承人,是「親」的,不是「外」的,那就是不一樣,女人繞過鬼門關一圈,如何不是替男方生的呢?
這兩種觀點,都沒有錯,都可以成立,我是這麼認為的。有人也許就會說了,你這不就是「端水大師」嘛?兩邊是都不得罪了,可這不就是和稀泥嘛,說半天等於沒說!
不是這樣的,同樣認可兩個觀點,並不是兩邊都不得罪攪和稀泥,而是我認為,這兩種觀點本就不是對立的,更不是敵對的,這兩個觀點是可以互相共存的。
兩方都是對的,為何矛盾爭端一直都很尖銳,原因就是這兩方都只認自己是對的,不承認對方是對的,各持己見,根本沒有想過,其實誰都沒有錯。
孩子,本來就是雙方的,是男方的,也是女方的,是為了男方,也是為了女方,根本不存在只為了那一方。說白了,孩子也並不是一個物品,或者是一個工具,是兩個家庭結合在一起,兩個相愛的人共同誕下的愛情結晶,孩子應該是家庭和睦的象徵,是期盼下降生的小天使,不應該把孩子看的如此功利。
可是呢,很多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太過糾結於孩子到底是為誰生的,反而把一些最簡單的道理拋諸腦後,把婚姻過得一團糟。
李大媽結束了大半個月的旅遊,滿面紅光高高興興地往家裡走,她帶了不少旅遊途中買的土特產跟禮物,打算送給一家人,可是到了家門口,她卻有些遲疑了。
此刻正是晚上七八點鐘,她早就跟兒子發過簡訊了,說自己快要到家了,李大媽也沒打算說讓一家人夾道相迎她回家,可是家裡的燈都沒有開,一片寂靜,這麼怪異的狀況是怎麼一回事兒?
李大媽帶著困惑打開了家門,卻看到了家裡空空蕩蕩的,冰箱啊,電視啊,洗衣機各種電器全部都空了,地下一片狼藉,她還以為家裡遭了賊,嚇得要命,下一秒卻又看到兒子頹然的坐在客廳的一個陰暗的角落裡。
李大媽走過去,對兒子發出了疑問。
「兒子,家裡這是咋回事兒啊,東西都到哪裡去了,怎麼就你一個人?蘇蘇呢,我大孫子呢?」
兒子頭也沒抬,半晌,用微弱的聲音回了一句:
「沒了,家沒了,都走了,全都不在了。」
兒子說的話,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兒子面色如死灰,還是嚇壞了李大媽,問兒子,兒子也不肯開口,只是痛苦地抱著頭,表示自己不想說話,只想一個人靜一靜。
李大媽還以為家裡出了什麼大的變故,比遭了賊還糟糕,慌忙著說要報警,兒子攔下了李大媽,終於忍無可忍吼道。
「蘇蘇已經回娘家了,她走了,帶著孩子一起走了,家裡的電器也是她娘家人搬走的,她不跟我一起過了,跟我提了離婚!」
李大媽聽完愣了神,但轉念又開始對兒子發脾氣。
「蘇蘇走了,你沖我發什麼脾氣,這女子,太傲了,脾氣也太大了,這孩子剛生就要離婚,真以為自己生了孩子了不起了,想做少奶奶了,你讓她離去,哺乳期離不了婚!嚇唬誰呢!兒子你別怕她,晾她幾天,然後你再過去把她帶回來,事兒就結了。」
李大媽話還沒說完,兒子突然抬起頭來,雙方通紅,瞪著李大媽:「媽,你別說了,她不是嚇我,她已經決定了,她家已經把孩子上了自己家的戶口,冠了自家的姓,說是以後啥都跟我們家無關了,現在不離以後也會離,只是遲早的事情,你現在滿意了吧!」
兒子的意思,明顯是怪李大媽,而李大媽也顧不得和兒子生氣了,從兒子口中得知了這個驚人的事實,李大媽也徹底傻掉了。
「怎麼會啊,不可能的吧,我才出去多長時間,這就真的要離婚了?不應該啊......」
李大媽腦子一團漿糊,也慢慢地癱軟滑坐到了地上,她還是後悔自己自作聰明的舉動是不是坑了全家,一時間她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也沒辦法理清楚如今這個狀況只能癱坐在地上。
到底出了是什麼事兒,這事兒要從一個多月前說起。
蘇蘇(兒媳化名)到了預產期,親家只有這一個獨生女,著急地趕過來伺候女兒,提前就給女兒預定了醫院裡的單間病房。
從懷孕到臨產,所有的事情一直都是親家操持,李大媽幾乎沒有伸過一次手,她也沒覺得有啥不好的,畢竟親家有錢,又願意幫忙,當初房子也沒要男方家加名,還體恤男方家沒錢,幫忙裝修跟買了家電,李大媽早已習慣了接受親家的幫助。
眼看著蘇蘇要生的時候,親家卻走了,好像是家裡的生意忙不過來,提前要走。而李大媽卻著急了,她已經提前預定了旅遊,就在兒媳坐月子的時候。
她本來想得很好,有親家幫忙,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況且她覺得自己留著也沒啥用,也覺得兒媳坐月子跟她沒啥關係,就定下了。
現在不去,定金已經交了,想著兒媳婦反正不會沒人照顧,兒媳剛生了孩子沒兩天,李大媽還是出門去旅遊了,兒媳坐完月子才回來,回來以後,就看到了剛開頭的一幕。
順帶提一句,李大媽早就跟丈夫離婚了,一直都是離異狀態,活的一直都很自我,對兒子也沒有什麼特別重的子女心。
蘇蘇真的走了,帶著孩子回了娘家,並且表示一定會離婚,讓孩子姓女方姓。蘇蘇的意思很明確,既然男方不想負自己的責任,那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想要坐享其成的白日夢就別想做了,誰付出了誰享受回報,想要不負責任,那就乾脆不付責任到底,什麼也都別想得到。
蘇蘇的娘家經濟情況本來就比婆家要好,養個孩子綽綽有餘,當然了,正如李大媽想的那樣,即便不需要婆家的照顧,蘇蘇靠娘家也能讓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顧。
可是呢,就算是這樣,就可以完全不伸手幫忙,可以不做好自己的職責嗎?這不是理由,更不是借口。
蘇蘇應該負責任,也有單方面負責任的能力,但是這不代表,能力不足的婆家就可以置身事外了,不管能付出多少,出錢也好,出力也罷,都應該盡自己的全力付出。
蘇蘇想要的未必是婆家能做到多好,只不過是希望看到婆家願意付出,有責任感的那一面罷了。
可惜的是,李大媽並沒有這個意識,覺得親家有能力,乾脆就甩鍋了,自己找借口出去躲兒媳的月子,傷透了兒媳的心,最終的結果,讓她傻眼,可卻並非是意料之外,而是情理之中。
說白了,撇去孩子為誰生的這個糾結複雜的問題,把這個矛盾看得簡單化,就是不負責任惹得禍,不願意負責任才是讓人最惱火,也是最不能接受的。
有些女人呢,生了孩子以後,就覺得自己勞苦功高,為婆家做出了傑出貢獻。
也許這些女人自認為自己是對的,是在為了自己爭取合理的權益,可是呢,這種想法何嘗不是一種封建陳舊的思想,女人一直要公平,要男女平等,要讓人不輕看女人,可是這種想法無疑就是女人自己在貶低自己,似乎自己把女人的人生意義,就定位在了生育上,自己把自己給物化了。
而有些男方家庭呢,覺得女人生孩子跟自己家沒有什麼關係,自己也沒讓女人非要生,她自己自願的,受罪也是自己的,要男方幫忙帶孩子,沒義務,誰生的誰帶,這是女人的責任,跟男方無關。況且自己已經付了彩禮,就等於是把後來都買斷了,之後再有什麼問題都與自己無關了。
這也是一種自私的想法,女人是自願生了孩子沒人強迫,可女人是誰呢?難道不是重要的家庭成員之一嗎?難道一家人遇到困難了,就不應該幫助一把嗎?真的要分的那麼清楚,功利心那麼強,那麼自私自利嗎?
只要還是一家人,互相幫助,就是應該的,也是必然的。孩子是為了女方生的,也是為了男方生的,但是孩子的撫養、照顧、以及教育,不管是出錢還是處理,也都應該是雙方的責任.
不管有什麼樣的理由,不想付自己那一部分責任,只想著享受的那一方,一定是自私的,是失責的,沒有任何可以辯解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