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教育廳印發《關於公布首批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培育名單和做好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首批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培育對象名單,並就資金使用和建設管理提出要求。珠海共有6個、48所幼兒園入選該培育名單。今年每個共同體將獲得中央財政20萬元經費支持。
廣東省首批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培育名單,共有182個、1453所幼兒園入選,覆蓋21個地市。此舉措旨在通過3年一周期的深化培育,建成一批資源共享、管理共融、師資共研、文化共建、課程共生、發展共贏的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珠海共有6個、48所幼兒園入選該培育名單。
首批廣東省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培育對象名單公布,珠海6個共同體、48所幼兒園入選。 南方+ 冉小平 製圖
為支持這些共同體的培育工作,根據《廣東省財政廳關於提前下達2025年支持學前教育發展中央資金的通知》,2025年中央財政下達3280萬元用於首批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培育的第一筆支持資金,每個共同體將獲得20萬元。此經費由縣(市、區)財政劃轉到共同體帶動園,由項目帶動園牽頭統籌,與參與園共同使用。
在具體培育任務方面,共同體需以強化共同體建設、優化辦園條件、提升保教質量為主要任務。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在3年建設周期內需完成培育任務,由地方教育部門負責過程指導,帶動園全程具體跟進,實現示範引領、整體提升、注重過程、內驅牽引、協同發展的目標。培育周期結束後,省教育廳將組織力量開展材料審查和實地核查,對通過評價的共同體予以確認。
為確保培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通知對建設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單位負責人需按照國家和省學前教育法律規章推進培育工作,科學制定工作目標和規劃。在資金管理方面,要科學合理、實事求是地編製項目經費預算,並規範報銷支出和核定票據。資金預算應在規定時間前完成編製並上傳。
此外,各地教育部門需加強對共同體建設的過程性指導,制定年度指導計劃、教研安排,定期圍繞共同體建設相關問題或階段性成果組織開展教研和指導活動。各建設單位要圍繞發展現狀、結合實際問題確立工作目標任務,系統提升共同體內幼兒園保教質量水平。同時,鼓勵各共同體在學術期刊發表階段性成果,並及時將最新、最有價值的項目階段性成果報送給建設管理工作組。
根據要求,廣東省教育廳將對進展順利、績效良好的共同體予以持續支持,對表現突出、質量提升效果好、發揮良好示範輻射作用的經驗做法予以推廣和分享;對存在問題的共同體,將予以取消建設、停止經費支持或追溯經費等處理。通過動態管理和過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確保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培育工作的順利推進和有效實施。
采寫/製圖:南方+記者 冉小平
【作者】 冉小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