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市耀州區有這樣一支特殊的志願服務隊伍,它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志願者,他們都是學生和教師;有這樣一所特殊的學校,校園裡處處都有英雄故事。近日,記者走進耀州區永安路街道南街小學,探訪該學校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在時光深處尋找這份傳承了50多年的堅守。
早上9點,走進南街小學的大門,迎面就是革命烈士劉胡蘭的雕塑,透過斑駁的樹影可以看見一個極具特色的剪紙長廊,裡面講述了革命烈士劉胡蘭的故事,穿過教學樓,映入眼帘的是劉胡蘭小組展室,在這所學校里處處都有劉胡蘭的影子。跟隨志願隊負責人雷粉娟的腳步走進展室,來自不同年代的鏗鏘誓言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我是劉胡蘭小組輔導員,願做一片綠葉,孕育萬朵紅花。」這是劉胡蘭小組輔導員張芳的誓言。
「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與他們一起分享成功與快樂。」這是2016年,當時的劉胡蘭小組輔導員崔穩娟的誓言。
「志存高遠奉獻社會,腳踏實地傳遞愛心。」時光拉回眼前,這是現任劉胡蘭小組輔導員雷粉娟的誓言。
劉胡蘭與南街小學的故事開始於一堂普通的語文課。1970年秋,在南街小學,班主任劉菊蘭正在講課文《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同學們被劉胡蘭烈士那種英勇無畏,敢於犧牲的英雄氣概所折服,頻頻落淚。劉菊蘭便倡導成立了劉胡蘭小組,用行動向英雄致敬,當時李紅等8名學生加入了劉胡蘭小組。50多年來,劉胡蘭小組的小志願者們走了一批又一批,輔導員換了一個又一個,但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社會奉獻愛心,用行動向劉胡蘭致敬的步伐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50多年來,劉胡蘭小組堅持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小組成員積極幫助後進同學上進,帶頭為山區同學捐書、捐衣物等,他們經常走上大街開展文明出行、垃圾分類等志願服務活動;在烈士陵園向烈士致敬後仔細擦拭墓碑,清理雜草;在敬老院給老人們表演節目,送去溫暖……可以這樣說,他們踏遍了耀州城的大街小巷,讓耀州城到處都飄揚著劉胡蘭小組的隊旗。
據悉,50多年來,南街小學劉胡蘭小組先後榮獲50多項榮譽。1990年春,「劉胡蘭小組」向第十屆亞運會捐款50元,是亞運會組委會收到的第一筆青少年捐款,組長雷蕾同學代表我市參加了亞運會火炬在銅川的傳遞儀式。同年,「劉胡蘭小組」被共青團陝西省委、省教育廳授予「三秦學雷鋒先進集體」稱號。2016年該校被評為我市首批德育品牌學校,2019年被評為我市最佳志願服務組織,2020年南街小學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負責人雷粉娟榮獲陝西省學雷鋒標兵稱號。在劉胡蘭英雄事迹的激勵和感召下,該志願服務隊弘揚英雄精神,爭當文明使者,建設美好校園,服務社會發展,成了城市文明實踐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人人都知劉胡蘭,人人都是志願者。在南街小學,入了少先隊就加入了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
每年6月1日,南街小學新加入少先隊的學生戴上紅領巾後,還需要進行一項特別的儀式,向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隊旗宣誓。
「我願意加入『劉胡蘭小組』。我宣誓:人民為先,祖國至上;誠實勇敢,自律自強;奮發有為,誓做棟樑……」一聲聲稚嫩的聲音在國旗下響起,在劉胡蘭雕像前響起,這是南街小學的學生們致敬英雄的聲音。宣誓結束後,他們就成了小小志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走上街頭,開始了志願服務之路。
「學校會組織新入校學生參觀劉胡蘭小組展室,經常開展劉胡蘭故事班會、隊會。學校還有22名可以講解劉胡蘭故事的小小解說員。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們都知道劉胡蘭的故事,都在用行動向劉胡蘭致敬。」雷粉娟說。
「第一次聽老師講劉胡蘭的故事,我就覺得她非常偉大,要向她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和同學們一起給老人表演節目等。」三年級的宋熙妍說。
「劉胡蘭是革命烈士,我想跟隨她的腳步,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為社會貢獻力量。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也讓我收穫了快樂。」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六(一)中隊隊長王樂丹告訴記者。
「我是2023年9月份來到南街小學的,志願服務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團隊精神。我小時候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就被劉胡蘭的故事所震撼,就在想她小小年紀怎麼會有這麼高的覺悟!來到這裡之後,對她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感觸,我也明白了做好本職工作,學習她的奉獻精神,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就是在向英雄致敬。」「90後」教師程倩說。
南街小學校長劉曉強介紹,該校師生參與志願服務已成為傳統,也成了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讓學生在幫助他人中收穫快樂,在實踐中培育愛心、體悟奉獻價值。學校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把「講好劉胡蘭故事」作為紅色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劉胡蘭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不斷成為滋養其品德成長的養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