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15年教師,教過的學生幾乎人人都收到過她親手寫下的或長或短的信。無論是當班主任還是當任課教師、德育處副主任,她的業餘時間很多用在了給學生寫信上。奉賢區實驗中學張媛老師說,信是無聲的陪伴,是師生間心與心的共鳴。
就在幾天前,張媛收到了一封回信,開頭第一句話寫道:「非常非常高興成為張老師的學生。」在信中,這名學生稱讚張老師的講課很完美,表示「語文是一門能讓我感到很幸福的學科」。張媛說,她現在離開了班主任崗位,給孩子寫信的主要內容大多集中在語文學習上。每學期的家長會,各門學科的教師會進教室與家長見面交流,但她會事先在一張張便箋上寫上一段給不同學生的寄語,讓家長帶回家給孩子看。「認真努力的你在初三這一年有了很大進步。老師特別喜歡你的文筆,作文清新,善於觀察生活,有獨特的見解。建議你在閱讀上多提升,拓展深度,保持良好心態,衝刺中考。」「你思維活躍,辯論賽上有你精彩的發言,觀點明確,引經據典。在課堂上也善於互動,古詩文基礎紮實。建議你在寫作上精心選材,潤色語言,相信你可以更優秀。」……張老師說,信不是很長,但都是對學生語文學習的精準把脈,也便於家長了解孩子在這門學科上的長處與短板。
在張媛看來,與學生書信溝通應該是一名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因為,平時的交流、談心,可能更多側重於感性,邏輯性不一定很嚴密,問題的表達也不一定很周全,而落筆到紙上,一般都會經過深思熟慮,會綜合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和理論,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將道理講得更清楚,將利弊分析得更透徹,是一種很好的個性化教育指導手段。很多話用書面語言交流反而更真摯,更直抵心靈。收到信的學生們常常會驚訝,張老師怎麼會對自己平時的細微表現,尤其是閃光點,觀察得那麼細緻,一點都不吝嗇讚美之詞。考慮到同學們的學業很緊張,張老師有言在先,不用寫回信,如果願意的話,可以隨時找她聊聊。
張媛常年帶教初三畢業班。她發現,每屆初三都會有一些女孩為了學習剪短了頭髮。面對新的髮型,有的女孩剛開始有點不適應。此時,一封溫暖的信送到了她們手中:「今天早上,我注意到你剪了短髮,走進校門時,眼神有些躲閃,似乎不太敢直視我和同學們。其實,我完全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你知道嗎,老師也曾經歷過這樣的事。高中時,我也剪過短髮,下次給你看我的照片哦,現在看來還是很酷的……短髮其實有很多好處:為我節約了寶貴的時間,它讓我更清爽,也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專註於學習。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自信來自於做最棒的自己,而不是迎合別人的目光……」
「要做一名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這是張媛對自己的鞭策,並且認為這也是她喜歡給學生寫信的職業使然。《夏天的告別》,這是去年6月張媛給她帶教的初三7班和8班學生寫的一封公開信。「秋風起,吹得桂花滿地香氣,我們相聚在初三的教室里。我們滿眼都是彼此——你們把青春的夢想寄托在這裡,我把教育的情感與智慧揮灑在這裡。一轉眼,夏天來了,充滿著離別傷感,轉過身,閃爍不舍的淚光……一張張試卷、一堂堂語文課,化為你們上考場的盔甲,用知識武裝,成為最優秀的自己。老師陪伴的時間很短,短到只是人生中的幾十分之一,一回首就到了定格畢業照的瞬間。老師能傳授的知識很少,少到只是學海中的冰山一角,一回首就到了你們奔赴考場的時刻。但是,奔跑的少年們,你們有著無限的未來,初中畢業不過是又一個序幕……」
去年就有很多同學說,讀張老師的信時眼裡噙著淚水,與其說是道別信,莫如說是老師留給他們的一段勵志語。「很快又要中考了,我又將送走一批學生。6月份,我一定也會給這一屆的初三學生寫封信,其中的每一段每一句,我平時上的每一堂課、批閱的每一本作業,其實都是在為寫這封信打腹稿,做準備。」張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