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龍門中學開展喜迎第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系列活動

為學習傳承非遺技藝,營造濃郁的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氛圍,進一步激勵女教職工在學校新發展時期積極建立育人功業,值第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3月7日,南充龍門中學組織舉辦了以「承續古韻今風 精鑄典範家風 倡樹時代清風」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9時,龍騰樓廣場,四座氣球拱形門粉色渲染,六副非遺展板引人駐足,簇簇鮮花映襯著張張笑臉,將節日的喜慶感瞬間拉滿。

在非遺技藝DIY實踐體驗現場,有永生花團扇、陶藝彩繪、簪花、螺鈿首飾、掐絲琺琅彩畫等6種非遺技藝學習與製作。

這邊的簪花現場,指導老師徐女士正細心授課:「你看,這朵花應該斜著沾邊,這樣更好找附著點,更能展現花的姿態……」平日的教育者此刻正認真聆聽指導,選花、上膠、定型,大家邊聽邊做,不多時,朵朵具有閩南民俗風情的簪花就扮靚了女士們青雲般的髮髻。

陶藝彩繪有些無師自通的特點,當然也小考驗了一下自己的美術功底,不過只要照著模版,依葫蘆畫瓢,再發揮點天馬行空的想像,一個稍顯隨意的青竹花瓶就讓自己感受到了陶藝創作的樂趣。

再瞅瞅這螺鈿首飾製作吧!女士們首先擺出泛著金屬光澤的各樣首飾——精緻的四葉草、靈動的小飛蛾、展翅的大花蝶,然後用鑷鉗一點一點地挑出五彩貝殼碎片,小心翼翼地將其送到已抹好膠的首飾上的細窪處,待其穩固後,再均勻塗上一層亮色,總之,這個工序呀,一定要「磨洋工」,急不得!正如肖潔女士所言:「做這個就是要耐心加細心哦!」才佩戴得上那閃耀著天然貝殼光澤、結合傳統與時尚的螺鈿首飾。

當然,傳統中式服裝上極具文化韻味的盤扣、搭配乾花與絹花的古雅永生花團扇也是頗受青睞的,只有最考美工手藝的掐絲琺琅畫桌前,有點門可羅雀,看來明年得請個老師傅來帶帶!

學習非遺技藝,守護文化根脈,或許就在你我專註的目光內,或許也在那一剪一紮間。

10時許,隨著三、四通鼓急促擂響,「八戒背媳婦」從神魔走向了現實:夫妻、情侶搭檔自然名正言順,下定決心要拔得頭籌;臨時的女士組合也不遑多讓,因為一等獎可望更可及;還有背上趴著小朋友的媽媽或姨姨,也為了自己的小可愛腳板兒翻得麻溜快……

20米,是起點到終點的歡快步子,更是放鬆身心到悅人亦悅己的心懷。

11時許,育才樓一樓會議室,巾幗園丁齊聚一堂,共享榮譽時光。 工會主席萬彩霞宣讀接受表揚的2024年度「三八紅旗手」和「榮譽家庭」,執行校長張莉梅、黨委副書記唐兵、副校長周勇、工會主席萬彩霞為獲獎女教職工、榮譽家庭頒發榮譽證書。頒獎典禮由婦委會主持。

執行校長張莉梅發表了催人奮進的講話。她向全校女教職工緻以親切的問候和美好的祝願,充分肯定了全校女教職工勇擔育人使命,取得了值得點贊的可喜成績,展現了巾幗園丁的魅力風範。她勉勵全校女教職工要處理好工作與健康、工作和學習、工作和家庭的「三個關係」,為奮力推動龍中高質量發展再作更大貢獻。

新發展、新征程,龍中教育人正破冰前行,步履堅實地邁向建校百年,巾幗園丁也定當桃李芬芳,再建育人功業!

再次祝願躬耕杏壇的龍中女士們:節日快樂!(供稿:南充龍門中學 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