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2023年12月12日18:47:10 教育 1585

坐落在東部沿海城市大連的「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大連理工大學,力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3個學科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計算機科學等12個學科位列ESI排名前1%;擁有數學等5個拔尖計劃2.0基地;軟體工程等74個國家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覆蓋除新工科專業以外的所有招生專業。學校本科畢業生繼續深造率超55%。

C919大飛機、「蛟龍號」深潛器、長征5號運載火箭、「天問一號」火星車、「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智能化工染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從國之重器,到大國工程,都可以看到大工人的身影。

日前,在香港特區政府組織的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與媒體見面會上,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全景照片首次發布。

這是我國首次在軌獲取以地球為背景的空間站組合體全貌圖像,也是中國空間站的第一組全構型工作照。

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微納衛星與電推進團隊研製的大連1號—連理衛星光榮成為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的一部分。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空間站組合體全景圖像 圖源:中國載人航天

中國空間站的第一組全構型工作照由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手持高清相機,通過飛船繞飛完成拍攝。

今年5月,由大工航空航天學院微納衛星與電推進團隊研製的大連1號—-連理衛星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由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入軌。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完成交會對接後,會擇機對大連1號—-連理衛星進行釋放。此後,大連理工大學的7.3m X頻段地面測控站會配合衛星工作,實現任務上行和數據下行的測控操作,並開展一系列科學實驗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大連1號—-連理衛星是一顆12U的高解析度對地遙感立方星,質量為17kg,主要功能是驗證高解析度遙感成像、國產高可靠OpenHarmony操作系統、先進衛星部組件與基於3D列印技術的超輕型部署器等一系列創新技術

這顆衛星不僅是大工發射的第一顆衛星,也是遼寧省發射的第一顆衛星,其研製過程充滿艱辛,但伴隨攻堅克難而來的還有更多意料之外的收穫——

叩問蒼穹——

「技術上做到最好」

在啟動大連1號—連理衛星的研製工作之前,做了幾十年衛星動力系統研究的夏廣慶教授,面對近些年國外以SpaceX為代表的科技力量對於衛星動力系統的巨大需求,萌生出一個念頭——

我們為什麼不能自己做一顆高水平的衛星呢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大連1號—連理衛星試驗中

彼時,國內一些高校已經在此領域「捷足先登」,將衛星送上天。因此,在研發之初,大連1號—連理衛星的性能要求就被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正如衛星總指揮於曉洲教授所言,「既然在時間上不能領先,就要在技術實力上做到最好」。

於是,2019年,大連理工大學投入建設「先進微納衛星技術學科交叉研究平台」,並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了一個平均年齡37歲的衛星研發創新團隊。於曉洲教授也是在這一年應夏廣慶教授的邀請,來到大工,參與到大連1號—連理衛星的研發中。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夏廣慶教授與團隊部分成員

克服重重險阻,團隊以超強的韌性讓大連1號—連理衛星在技術上取得國際性突破,作為一顆20公斤級的微納衛星(一般指質量在1~100公斤之間的衛星)搭載的一台高解析度多光譜相機,可以在軌全色譜段實現亞米級解析度,並用於對地觀測,可有效為大連農業應用、城市規劃提供助力。

此外,大連1號—連理衛星還首次採用了國產晶元運行OpenHarmony操作系統大幅提高了衛星的可靠性與實時性。衛星使用的新型推進系統也不同於傳統衛星姿態與軌道控制動力系統採用的推進劑,其既可以大幅提升衛星在軌快速機動能力,還具有無毒、能量高、功耗低、可預包裝等特點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於曉洲教授與團隊部分成員

面向充滿挑戰的航天任務,大工微納衛星與電推進團隊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載人航天精神的深切鼓舞下,肩擔使命、拼搏向前,用一次次技術上的突破托舉起衛星遨遊蒼穹的「翅膀」,讓大工人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璀璨生輝。

擲地有聲——

為學校「蹚出一條路」

大連1號—連理衛星的成功發射為大工衛星研製和發射工作寫下華麗序章,而續寫進這本厚重記錄冊的新衛星,卻不一定全部要走「高端路線」。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未來對於衛星的研發,大連理工大學微納衛星與電推進團隊將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

一方面,集中科研力量,研發更高端的科研衛星

另一方面,會組織學生作為研發主體,研製一些以鍛煉學生科研和動手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學衛星

這場將「星星」送上天的創舉,大連理工大學從未遺忘每一個眼中有星的學生。

在大連1號—連理衛星的研發過程中,大工的學生便參加了由中國宇航學會國際宇航聯合會共同發起的世界大學生立方星挑戰賽。比賽中,學生們從大連1號—連理衛星的研發中吸取經驗,一舉獲得了該項賽事的特等獎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從參與新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研製,到創新研發大連1號—連理衛星,大工人始終在為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貢獻力量,也以愈發強勁的育人實力為我國航天事業培養人才「生力軍」。

學校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由學校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工程力學系與具有時代氣息、煥發勃勃生機的航空航天學院整合組建而成,擁有工程力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力學學科為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並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構築著深厚且卓越的科研、育人基底。

負責統籌航天員、載人飛船、空間站等全部14個系統的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是大工1981級工程力學專業(碩)校友,曾在做客央視朗讀者》節目中說道:「我要去大連理工大學,因為這裡是中國計算力學最好的學校!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型號總體副總師陽志光,是大工大連理工大學計算力學專業校友,參加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絕大部分航天型號的研製工作。在他心中,大工的紮實學風與航天人一絲不苟的品質高度契合,大工的計算力學等專業在行業內也處於領先水平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如今,具有一般衛星多學科交叉融合特點的微納衛星對創新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呼喚,以大連1號—連理衛星為代表的微納衛星研發正形成一個吸引多學科參與的平台,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蹚出一條路。

目前,於曉洲教授正計劃成立一個學生俱樂部或社團,使對衛星研發有興趣的學生更方便地參與其中,助力大工形成一種衛星研發的文化傳承,為國家培養出一批衛星研發領域的棟樑之材。

航天員手持相機拍攝,中國空間站全景首次「曝光」,大工研發衛星亮相! - 天天要聞

千百年來,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我國觸及「星辰大海」的詩篇中,也一直閃爍著大工人的身影。幫火箭「瘦身」,發射遼寧首顆衛星,大工人的堅定初心映射出一代中國航空航天科研人的壯志雄心。

如今,建成的中國天宮空間站,鑄就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和世界史上的一座豐碑。一橫一豎的「T」字,彰顯了中國航天人的智慧,連接起人類「探索浩瀚宇宙」的夢想;名為「連理」的衛星,在蒼穹之上划過的弧線,亦連接起大工人與航空航天事業的未來。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

註:文章部分素材來自大連理工大學官網/官微、大連理工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官網、中國載人航天官微、人民日報新華社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