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師亦友——我的老師們

2023年09月10日22:41:02 教育 1133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早上起床讀二年級的兒子,要手機跟老師發感恩問候,有點感動,也有點尷尬。感動的是知道感恩,尷尬的是,我有很好幾年沒有跟幾位老師聯繫了。

時光匆匆,轉眼已過半生,回首曾經,我是幸運的。一路走來,遇到的幾位老師都是亦師亦友,幫助頗多。

小學時由於各種情況,轉了好幾所學校才讀完小學,記憶中最深的是,90年小學六年級再次轉到一個陌生的學校—金山小學

雖然是一所街道小學,由於是中心小學,學校的同學還是蠻多的,那個時候貧富差距不大,唯一競爭的就是考試成績。雖然一直在轉學校,但是我的成績一直很好,好像是摸底考試,我考的是全級(兩個班)第一名。外來戶總是容易被孤立,僅有一兩個同學成了朋友,但是當時的數學老師李桂林老師,對我真的是特別關心,因為是走讀(我住在鄉衛生院家屬樓),又特別愛做奧數題,幾乎每天都會請教李老師,她總是不怨其煩,耐心講解。直到有天中午休息,我去她宿舍請教一道題,在樓梯間跟一個同學迎頭相遇,那個同學後來才知道也是去請教老師問題的,但是李老師叫她下午再問,而對我當時就講解了。此事過後,同學們對我更是嫉妒恨了。那個時候我在李老師處借過很多從沒見過的課外讀物,什麼《紅領巾》,《奧秘》,《星星詩刊》等等。也是在那個時候,感覺大山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遺憾的是,李老師我是在2018年回巴中老家創業的時候,偶然一次見過,只知道她現在在巴中四小執教。

後來在玉山中學讀初中,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張學黨老師。張老師教語文,我一直對數學很喜歡,自遇張老師後,慢慢的也喜歡語文和歷史其他幾門課程了,最重要的是在張老師的鼓勵下,我曾在《玉山中學的文學社》發表了一篇《醒悟吧!追潮人》。這麼多年,跟張老師一直保持聯繫,前些年在老家,每年都會跟張老師和師娘拜節,拜年。如今又三四年沒有見過了。

95年到成都讀《四川鄉村建設學院》工民建,相對於同學,我的年齡是最小的,那時候謝成祥謝總是從水電十局退休後執教我們的,他象爺爺一樣關照我,遺憾的是,謝總已經在幾年前離世了,當年一畢業後就去了西安,沒有手機,沒有其他聯繫方式,只是後面聽同學講起過。以後一定要去拜拜老爺子。

97年畢業後,遇到了人生第一位師傅—舒炳權,畢業在都江堰《101防火塗料廠》綜合樓從做見習施工員開始,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式。不過99年後再也沒有聯繫過。希望今年回去能見到老爺子。

2022年在西安長慶油田局勘察設計院,遇到影響一生的馬培忠老爺子,當時老爺子已經70歲了,從接電話,到回信息等習慣,就是那一年培養起來的。也有快20年沒有信息了。

2007年來到寧波,遇到汪國慶師傅,這輩子最後一位師傅,是這位師傅讓我重拾信心,重新開始,目前每個月都會聚聚。

人生一世,最難得的是在各個階段遇到人生貴人,或幫助或點醒。

祝願各位老師平安,健康!

亦師亦友——我的老師們 - 天天要聞

亦師亦友——我的老師們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 天天要聞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 天天要聞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高考志願填報過程,實質上是同分數段大學之間的比較,重點是專業、城市、學校實力與高考生個人需求等方面的權衡。高考成績處在550分--570分這個分數段,有不少很有實力的「雙非」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就是其中的3所,在這3所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近日,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14篇SCI期刊論文的相關信息引發社會關注。重慶大學稱,學校高度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不當行為,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引發爭議的推文截圖起因是多篇官方賬號推文發布了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重慶代表名錄,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
正觀視評:大四本科發14篇SCI論文,是天才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 天天要聞

正觀視評:大四本科發14篇SCI論文,是天才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點擊觀看視頻5月7日,一篇獲獎文章引發關注,其中介紹,來自重慶大學的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十餘篇SCI論文以及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記者搜索發現,早在2016年,劉某喬就已首次申請發明專利,而彼時,她還是一名初二學生。知網劉某喬發明專利搜索結果截圖正觀視評: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讀過大學的人應該都知道,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