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劉青:焊花中的巾幗英雄

2025年05月03日21:33:03 教育 1357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劉青:焊花中的巾幗英雄 - 天天要聞

2025年4月30日上午,劉青參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頒獎儀式。受訪者供圖

薛巧蕊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劉佳佳 記者 寧迪

近日,隨著最後一組焊縫檢測合格,中鐵工業旗下中鐵九橋參建的南昌揚子洲贛江公鐵大橋西支主橋(以下簡稱「贛江揚子洲橋」)的合龍段,即將整節段發運至南昌橋址處。

在這個項目中,劉青身材嬌小,與其焊接的十餘米長鋼構件形成鮮明對比。她用一把焊槍,精準地在鋼樑的連接處施焊,熾熱的焊花隨之濺起。

作為中鐵九橋特級技師中國橋樑戰線首支女子電焊突擊隊第4任隊長,85後的劉青在今年4月30日榮獲了第29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一直以來,焊接工常以男性居多,可劉青卻說:「對於箱體較小的作業空間,女性焊接更加靈活。」

學本事,必須要靠苦練。2005年,剛畢業的劉青入職中鐵九橋,成為一名電焊工。她回憶道,當時為了增強手腕的穩定性,自己經常在手腕上吊一塊磚頭來加強力量訓練,有時為焊好一處焊縫,經常保持一個姿勢1個小時以上。

「焊縫如同人體關節,常處於拼接、轉角等關鍵部位。平整的焊縫能讓結構受力均勻、堅固耐久,而溝槽氣孔等瑕疵,可能給橋樑埋下安全隱患。」劉青說。她所焊接的橋樑,在承載重量的同時,還要經受住車輛行駛時的高頻振動,以及高寒、高溫、高腐蝕等考驗。

2018年,在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設中,焊接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當時國內首次將Q500qE級高強度鋼應用於該橋鋼樑製造,特別是該材料焊接性能差,在冬季低溫環境下易產生熱裂紋

正巧趕上當地降溫,氣溫接近零下4℃,為保證焊接質量和工程進度,劉青和工友們不敢有絲毫停歇,「做夢的時候都是在跟自己較勁」。最終,她總結出局部預熱、除濕除潮、採用SC81C高強度鋼焊絲焊接的冬季焊接工藝,成功攻克低溫條件下Q500qE級高強度鋼的焊接技術難題。

2024年,在焊接寧鹽高速項目橋面板T型材料時,由於材料間距過小,僅有200毫米,六頭雙絲U肋龍門焊機焊臂卡住了焊槍,無法抵達焊縫。「要知道,辦法總比困難多的。」經過研究試驗後,劉青提出在焊臂上加裝製作一個Z字形模具夾輪,加長焊臂的長度,避免焊槍被卡的難題,確保焊接順利進行。這一創新改革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後期類似橋面板的焊接提供了良好經驗。

多年來,劉青先後參與了50多座國內外知名橋樑的焊接工作,累計完成焊縫長度近9萬米,優良率高達99%以上。憑藉出色的表現,她曾獲得了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榮譽。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劉青:焊花中的巾幗英雄 - 天天要聞

2023年8月,劉青在安徽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焊接最後一節段鋼塔。張妹妹/攝

劉青和丈夫都在一線從事電焊工作,十分辛苦,車間曾提議她轉為輕鬆的設備管理員,卻被她果斷拒絕。「我就喜歡乾電焊,讓我一直幹下去吧。」劉青說,除了自身熱愛,師傅對她的影響也至關重要。

她口中的師傅,正是全國勞模、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王中美。生活中,她們像姐妹一樣,經常一起逛街、吃飯、聊天;工作中,師傅將技能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師傅總是專挑難的施焊部位,易操作的施焊部位都安排給我和其他幾個年紀小的姐妹。」劉青說。

如今,劉青不僅與班組青工簽訂導師帶徒合同,更將焊接課題搬進企業、項目、學校。她總是手把手地教,細緻耐心地講,年僅30多歲的劉青成了大家口中的「老師傅」,「我的徒弟們大都成為焊接能手,並多次在技能競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劉青說起來很是驕傲。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劉青:焊花中的巾幗英雄 - 天天要聞

2020年8月,劉青在中鐵工業旗下中鐵九橋九江製造基地箱體里進行焊接作業。李顥然/攝

在中鐵九橋,導師帶徒主要面向青年技工和新進員工,也成為推動產改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構建起覆蓋選拔、培養、考核的全鏈條制度體系,以「師徒雙工匠、德藝雙傳承」為核心的「兩雙」工匠品牌效應正在持續發揮作用,匠心傳承之路也在續寫著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朱彩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著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