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苦「手機依賴症」久矣:贏了生意,不能輸了教育

2023年08月28日23:59:10 教育 1647

天下父母苦「手機依賴症」久矣:贏了生意,不能輸了教育 - 天天要聞

天下父母,苦「孩子玩手機」久矣!

我作為一個初中生家長,也不例外!

整個小學,我從未管控過孩子的手機,可謂是非常之自由且寬鬆,一切有序且可控,彼此相安無事。

去年上初中,孩子的狀態有些起伏,先是成績來了個大跳水,然後是精神狀態也有些不對。我默默觀察後,發現她在手機上的時間有些多了:跟同學聊不完的天、沒事刷小紅書、逛購物網站、還搗鼓過一段時間的閑魚(就是把她自己的明星周邊賣了)等等。

有意地提醒:無效

鄭重地要求:好景不長

看來這事不簡單,這裡面有解決的問題有點多,我開始了一個嘗試,這個嘗試持續了九個月

先來看看孩子的改變,下面兩張圖為孩子發給我的手機截圖(徵得孩子同意後的截圖,我從來不翻看孩子手機,更不會偷偷翻看孩子手機)

天下父母苦「手機依賴症」久矣:贏了生意,不能輸了教育 - 天天要聞

圖1:8月22日-28日手機使用情況



天下父母苦「手機依賴症」久矣:贏了生意,不能輸了教育 - 天天要聞

圖2:8月28日手機使用情況


每天手機玩多久,我不給規定,都由她自己決定。

每天手機幹什麼,我不干涉,都由她自己決定。

那麼,她是如何從一個手機依賴的初中學生,變得自律且規律起來,我分享點個人的思路。


思路一以用戶思維理解孩子

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少玩手機」?

想一想,你躺床上是不是刷朋友圈刷抖音停不下來?周末在沙發上,是不是刷著新聞、刷著短視頻停不下來?是不是總是說手機有客戶/老闆消息,不能錯過?

你一個成年人都如此不可控,你好意思要求你孩子要做到比你還要好?

搞不搞笑?

你可能要說了,因為你是父母,你有資格站在「為孩子好」的道德高地,居高臨下地提要求,此乃天經地義。

這有問題嗎?

所有的一切,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事實:孩子是一個具有獨立思維的個體。TA是活生生的人,TA有具體的感受,有被理解的需要。

玩手機是人的天性,有多少成年人都在手機里無法自拔,你到地鐵里看看,有多少低頭族?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玩手機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行為。

那麼,你內心要正視且接受一個事實:玩手機是正常現象。千萬不要把「玩手機」搞得像洪水猛獸。

所以,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我並沒有把玩手機當成了問題,而是引導她手機里都有有什麼好的消息分享,比如好玩的遊戲,同學聊的話題,明星的最新消息等等。

試想一下,你做生意還知道要有「用戶思維」,那你為什麼不會把孩子當做你的用戶,你為何不以用戶的視角去理解TA,幹嘛只會用父母的姿態,居高臨下地下命令。

換個思維,孩子的問題就變得簡單起來。




思路二:以身示範

說千百遍道理,不如親身示範一遍。

要求孩子少玩手機,你不妨先要求自己做到少玩手機,比如你在家能不能不刷朋友圈,不刷抖音短視頻?比如吃飯的時候,你能不能把手機扔一邊?比如休息的時候,你能不能捧本書看一看?

這些行為才是最好的示範,小孩都是「人精」,他們比大人更有辨別力,更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所以,我在家只有如下幾個動作:看書、寫文章、或者手機微信聽書。

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但凡我說起玩手機可能存在的問題,孩子是可以聽進去的,因為我是這麼做的,我並沒有「言行不一致」,她知道正確的樣板是什麼。

所以,要想改變你孩子手機依賴的問題,先改變自己開始。

天下父母苦「手機依賴症」久矣:贏了生意,不能輸了教育 - 天天要聞

圖3:本人2023年微信讀書數據



思路三:簡單事情,持續做

初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完後,我決心帶著孩子改變一些事情,這也是我第一次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指導」,與其說是「指導」,不如說是相互」成長「。

事情非常簡單:每周六晚上八點做一周的學習復盤。

從寒假第一天到今天,周周如此(暑期七月暫停除外),從未落下過。

天下父母苦「手機依賴症」久矣:贏了生意,不能輸了教育 - 天天要聞

圖4:每周六復盤會記錄


復盤就兩件事情:「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我從不做具體學科的輔導(她偶爾請教數學題除外),更不會具體到怎麼做題這些細節。

學習習慣」兩件事情:作息和手機。

學習方法」兩件事情:本周自己發現的方法和學來的方法。

每次學習復盤就圍繞這兩件事情,周周談、月月談,然後我把每次的溝通用飛書記錄下來,有時候把鏈接發給她。就這麼多,談不上什麼技巧。

復盤後,至於一周里怎麼學,學得如何,我從不干預,一切權利都交給她自己,她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簡單事情持續做的效果是什麼?

她會真正理解什麼是」堅持「,她會真正理解什麼是」笨功夫「,她更會感受到什麼是」改變「。

我唯一要做的是:保持足夠的耐心,接受所有的結果。



思路一是理念,思路二三是戰術,孩子教育不過如此。

我見過太多的老闆,贏了生意,輸了孩子教育。家長除了用經濟補償、輔導班的手段之外,好像別無他法。

實質上,不管城市還是農村的家長,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誰也不想也不願意接受孩子的平庸,總是把外在的「教育體制」當成了教育問題的背鍋俠,這是不對的。

再試問一下:如果你現在四十歲,你還每天堅持讀書一小時嗎?你還保持學習的慾望嗎?

再想一想:如果你的孩子資質平平,但TA始終保持上進的動作,TA到三十歲、四十歲都可能在保持這個動作,你覺得TA會差嗎?即便是差,你認為TA的人生不值得尊重嗎?

所以,作為家長,要學會把時間的周期拉長一點,把你的耐心拉久一點,孩子教育有的是解法。

如上,是我最真切的感受,但願能帶給你些許思考。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