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2023年07月31日19:38:03 教育 1520


馬斯克專為教自己的孩子和員工孩子開辦了一所未來學校Ad Astra,教他們五門特別的課程:

一是Python 中級(AI/ML,數據科學)

二是心靈、意識與人工智慧

三是埃爾維奧的世界

四是動物生物力學

五是微生物與我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乍一看,課程非常複雜,與我們普通家庭沒什麼關係。但是細看他們的課程內容和學習方式,我又發現,在人工智慧時代,在課餘時間,父母可以參考他們的一些學習方式和模式、思考主題和方式,給孩子不一樣的啟發。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

所有的課程,他們最注重的並不是課程本身,而是「思考」。每個課程,他們都刺激孩子不斷思考、不斷論證自己的思考。

比如他們讓孩子思考人工智慧有意識嗎?

如果有,人類如何知道呢?

如果沒有,它們能不能創造東西呢?

提出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進行假設——作出論證

這是一個新的學習過程和思考過程,它比結果更重要,更能啟發孩子。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現在有些名小學,也開始了引導孩子深度思考的「情境教學」。父母可以參考這種三步「情景教學」:

[浮雲]一、用影片、故事等向孩子呈現一些科學或者歷史、物理等情境,

[浮雲]二、引導孩子深度思考,將問題拆解,向孩子拋出了三個相關問題,比如,如果展示星球情境後,可以問孩子:

1.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星球呢?

2.如果你去考察這個星球時,有可能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3.除困難外,我們還有什麼被限制的條件?如何發展、建設這些條件?

就這樣通過逐級破解這些關鍵性的問題,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其次,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聯繫地看問題」

萬事萬物都有著緊密的聯繫,如果孩子們一直單獨看問題、一直表面看問題的話,會把很多事物的聯繫割裂開來,比如食物與土壤。

在這個學校里,由於老師鼓勵「聯繫地看問題」,所以孩子們可以對這些事物之間的聯繫有更直觀深刻的感知,比如人腦和意識、微生物與人類等。

對關係的感知可以培養孩子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讓他們更容易抓住重點。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無論從《微生物與我》或者《心靈、意識與人工智慧》等課程,可以看出學校非常重視孩子的「觀察力」,更看重孩子理清事物之間的聯繫。

比如,微生物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蝙蝠免疫系統與我們不同,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將危險的病毒傳給我們,以及寄生蟲如何操縱我們思考?


比如,人類和動物的頭腦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

這些主題,讓孩子進行「通過觀察—理清關係」,明白事物之間的本質關係、本質區別,進而明白一些事物的底層邏輯和發展聯繫,以便更透徹地認清問題、解決問題,也讓自己更具想像力和創造力。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第三,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他們都是開放式。

[玫瑰]討論方面的開放式

他們經常進行互動講座和討論的混合模式

「互動講座」類似費曼學習法,就是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用「輸出」倒逼孩子「輸入」。只有孩子對主題了解到一定程度,才能分享自己的觀點和論證。所以互動講座,是非常好的鍛煉孩子學習能力的方式。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玫瑰]選題方面的開放式

學校里,學生有機會在話題之間選擇或者建議話題。這給了學生很多「自主性」,他們不是被動接受,而是有自己的選擇權,能深入感興趣的領域思考學習!

[玫瑰]學習成果的開放式

在這裡,孩子的學習成果不全是測試、論文等,而是有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孩子們可以運用所學的生物力學知識,設計定製屬於自己的潛水服。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現在很多研學活動,採用的也是「開放式」學習和成果展。

比如帶領孩子旅行、體驗古鎮等,開放式成果是舉辦座談會、故事會、畫展、設計展等,多方面了解孩子的體驗和想法。

比如帶孩子去科技館後,可以進行親子互動講座,父母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科技相關知識,孩子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然後讓孩子記錄下來。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最後,我們可以學習他們「跨學科」的學習模式

從他們的課程,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沒有單科的課程,比如語言、音樂、體育、繪畫等,而是將數學、科學、工程學、藝術、哲學和倫理學等進行「跨學科」相結合學習。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在國內的學校課程中,跨學科也越來越獲得重視。比如有的學校講究語文和科學的交融學習,引導孩子進行科學主題研究,進行科學閱讀、科學實驗、科學日記、科學手抄報等,在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和科學的學習和運用領域,這是一個跨學科學習的典範。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有人說,馬斯克的學校是在培養精英接班人,我們普通家庭參考有什麼意義?

我覺得,面向未來,孩子們到底應該學什麼?是我們父母都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未來學什麼?答案當然是多種多樣的,馬斯克學校課程僅僅只是其中一個值得思考的參考答案而已。我們對這些參考答案保持思考、保持敏感,是父母的使命,也是對孩子負責的態度!


馬斯克教孩子五門課程,對我們普通家庭有什麼啟發?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有困難可申請,江大牽掛你們! - 天天要聞

有困難可申請,江大牽掛你們!

近日我國南方多地遭受暴雨、洪澇等地質災害學校高度重視災區學生家庭受災情況為及時向受災學生提供幫助保障同學們的學習生活解決現實困難學校決定開啟專項臨時困難補助通道一資助對象2025年暑假期間因颱風、暴雨、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人員傷害或經
暑期活動平台上線!近4000項精彩活動等你來參加 - 天天要聞

暑期活動平台上線!近4000項精彩活動等你來參加

市教委介紹,今年,上海市校外聯成員單位、各區繼續挖掘全社會育人資源,強調活動的安全性、有益性、公益性,策劃組織了近4000項未成年人暑期活動項目。2025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活動項目信息平台在「隨申辦」APP、「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等平台上
論「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呼」到底是心態好還是玩兒流量 - 天天要聞

論「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呼」到底是心態好還是玩兒流量

河南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天喜地。這個事兒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我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這個事兒得分階段說,截點就在6月25號晚間21:24「蘭姐來了」的賬號直播帶貨。直播帶貨之前,我看到的是雖然孩子高考成績只有288分,但這已經是最
工人日報: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工人日報: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靠譜嗎?

隨著高考成績公布,志願填報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為獲取更多信息,不少家庭選擇求助於「高考志願規劃師」(下稱「高報師」)。艾媒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付費規模預計為10.9億元。一邊是高考志願規划行業持續火爆,另
「需要接受審查」 美政府扣留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 - 天天要聞

「需要接受審查」 美政府扣留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

總台記者當地時間7月2日獲悉,美國特朗普政府扣留了原定於本周發放的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並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通知各州教育機構,這筆資金無法使用且正在審查中。《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這筆資金用於支持課後教育、英語學習和其他項目,失去這筆資金將對美國全國各地的學生造成巨大影響。據悉,這筆原定於7月1日發放的...
把學生當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輕鬆 - 天天要聞

把學生當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輕鬆

想要當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想要建立一個學風濃郁的班集體,想要教學成績穩居前列,想要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教導,班級管理事半功倍,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教師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威信」二字,最重要的不是「威」而
什麼是中考高考分數賦分制? - 天天要聞

什麼是中考高考分數賦分制?

「賦分」這個詞,在今年的中高考里頻繁現身,家長和考生都很迷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要採用呢?咱們來談一談。賦分制,就是依照規則把原始分轉換為等級分,然後再計算總分,就如同把不同的貨幣換算成統一的單位,這樣才便於比較。
太原市2025年小學入學登記工作政策出台 - 天天要聞

太原市2025年小學入學登記工作政策出台

太原市2025年小學入學登記工作政策出台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做好2025年全市小學入學登記工作的通知》,就全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登記時間、登記對象、登記方式、需準備的材料等有關事項作出具體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