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消息,2023年高考將發生重大變化,各科考試題目難度將增加,這本該讓眾多家長和考生頭疼的話題,為何許多家長卻感到鬆鬆多了?
自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按成績選拔人才是永恆的話題,能考試、會考試,考取高分就能讀名牌大學,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問題是如此高考選拔制度,真的能選拔我們需要的人才嗎?
高分低能暴漏了應試教育的弱點
大家都聽說過神童魏永康的故事,魏永康在2歲時,已經認識漢字達到1000多個;在他4歲時就學完初中課程,小學只讀了兩年就「跳級」去了重點中學讀書,13歲考上了重點本科,17歲考入中科院成為最年輕的碩博連讀研究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當他在中科院就讀研究生時,卻被中科大「無情」地勸退,理由是生活無法自理,據說大冬天他還穿著單薄的衣服,甚至穿著拖鞋出門,原因是他自己根本就不會穿。
魏永康的真實案例正是我國應試教育的真實寫照,多年以來,「只要成績好,萬事都好的」的思想一直佔據著大多家長的心,當然了,這和我國的高考錄取機制的不完善有很大的關係,高分就是學霸,就能讀名牌大學是極其過時的育人理念。
考試把多少學生折磨成了抑鬱,又有多少學生為了考試尋了短見?宋清輝的兒子宋浩然便是應試教育的犧牲品,如今,有多少個宋浩然?誰也無法說清楚。
應試教育,讓多少家庭拙荊見肘?
在高分就是學霸高分就能被名牌大學錄取的錯誤思想指導下,不少家長為了孩子在高考那麼幾天的時間內超常發揮,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尋找補習班、0高考衝刺班……,一句話只要能砍高分,他們就是砸鍋賣鐵,也在所不辭。
小編的鄰居介紹,她的兒子今年即將參加高考,成績一般,她希望兒子能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學,給他一個補習班開小灶,補習班老師告訴她,高考衝刺前兩個月進入強化班,費用48000元,保證考高分。
小編也納悶,高中三年不比這兩個月?如果補習班教師都那麼神,他們為何不加入正規學校,如果他們都是名師,難道還怕英雄無用武之地嗎?兩個月48000,幾個家庭承受得起?
雙減之下,越減他們越囂張,為何地下補習班陰魂不散,因為有市場,因為高考錄取不科學,更因為是填鴨式、追求題海戰術的結果,這是多麼痛苦的領悟!
高考必須做出改革,教育部出手了!
這個周末,對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是個不太愉快的一天,大家都可能會十分焦慮,被一則消息刷屏:教育部發布通知,2023年高考難度大調整!2022年的數學至今還有陰影,2023年還要上難度。
2023年高考藍皮書即《中國高考報告(2023)》,高考命題將發生四個重大變化:數學:考試加入複雜情境,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語文:閱讀包含政論、學術、科普等7種文體;融合我國傳統文化,辭彙量要求更大;物化:著重考察探究意識、深度思維。
看似高考難度增加了,實際上並非如此,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的要求是文科強調平時文學常識的積累和綜合人文素養的考查,對考生多種文體的閱讀和賞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理科加強了深度思維能力和理性思維方法的考查。
高考改革後不是增負,而是減負!
改革後的文科,考的就是綜合能力,教培機構還想利用幾個月短期衝刺根本找不到切入點,理科改革後加強探究能力和深度思維的考查,提高難度就讓以前搞刷題的沒有了用武之地,教培機構還想利用題海戰術來投機取巧勢必登天還難!
如此一來,誰還去花費大量金錢去扔給教培機構?以後高考考的是素質和綜合應變能力,絕非短期衝刺就能解決問題的,家長也就沒必要再為孩子去辦補習班了。
作為學生家長,你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