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分流政策落地以來,職業教育發展受到了空前的關注,本來是想讓不同條件的學生去適合的學校里學習,用這樣的方法來減輕學習負擔,沒想到反而增加了初三學生的學習壓力。
最開始提出中考分流的政策,主要是因為高中教育的學習內容非常明確,學生未來的方向也非常單一,所有的學生都要參加高考,他們要通過三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學習,來獲得理想的成績。
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坐出板凳兒,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去學習文化課,為了能因材施教,讓適合學文化課的學生上高中,那一部分頭腦比較靈活的學生去學一門技術,未來有一技之長,也能生存。
但是現階段的職業教育水平,和校園的風氣,讓家長們感到擔心,這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另一方面,中考分流是按照分數進行分流,分數低的學生會進入職業高中,就好像是一種代價。
而家長們也會跟學生傳輸一種想法,成績好的學生會去高中上學,成績不好的學生會去職業高中上學,高中就像一個獎賞,職業高中就像一個代價。
最後,即使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家長們如果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不會讓他們進入職業高中學習。
「寧賺白領3000,不賺技術10000?」,中考分流的後遺症逐漸顯現
如今就業難,已經成為了大學畢業生們的集體困難,很多重點大學的應屆生也為找工作而發愁,那些二本的學生幾乎是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尷尬處境,這不得不讓學生們不斷地降低就業標準,甚至放棄本專業的就業,去找一些含金量不高,沒什麼技術含量的崗位,成為一名白領,一個月3000的死工資。
相比之下一些在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他們有一技之長,有一項可以用來實踐的技術,還沒有畢業,就可以去用人單位實習,憑藉自己的技術多好不斷地升職加薪,反而比那些本科畢業生賺得還要多,突破月薪10,000的大關。
一些用人單位也明確地表示,除了研發部門的尖端人才,其他的崗位上,更希望能招錄一些有專項技能的學生,尤其是職業教育的畢業生,這類學生因為不佔有學歷的優勢,一直學習一線的手藝和技術,動手能力比本科生強,而且聽話。
如今,本科生面臨著一些問題,既沒有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又沒有專科生的一門手藝,屬於就業的尷尬境地。
即使是這樣,家長們面對學生的教育問題,依然希望他們能考上大學,不管未來的發展會怎麼樣,總是覺得坐辦公室的人比在外面風吹雨打的人更有面子。
中考分流的後遺症也逐漸地顯現出來,重點大學畢業生,研究生,普通大學本科生,職業院校以及專科生,這幾類學生的就業情況區別越來越明顯。學生們都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內卷,但是大部分學生都追求著自己,能坐在辦公室里賺3000。
家長要如何幫助學生規劃未來?
一名985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研究生畢業之後,就進入了一家公司做科研團隊的技術指導,年薪在六位數,他自己覺得已經非常小有成就了,有名校的光環,在大公司工作,年薪幾十萬,也不辜負家長的多年培養,可是家人反而對大專生的表弟讚不絕口。
每到逢年過節回家的時候,親朋好友們都對他的成就視而不見,反而對大專生的表弟非常的認可,因為他考上了社區的工作,看起來非常的風光,好像是公務員一樣,實際上每個月到手的工資還不到3000,但是在親戚眼裡,表弟是有正經單位的工作,而他是私企的工作人員。
家長如何幫助學生規劃未來,就要擺脫這種世俗的偏見,看學生適合學習什麼,並不是公務員和社區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我們的國家是一個製造業大國,科技興國科技強國,發展國家跟科技密不可分,所以說不管是辦公室工作還是做技術工人,只要有價值都好,就是好工作。
話題文章分享就到這裡,明天的內容更加精彩紛呈
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收藏 ,筆者在此表示感謝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