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500餘幅圖片、7萬餘字、歷時四個多月……國慶假期,以「星耀山海 丹心報國」為主題的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正式開展,大力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引領師生堅守能源強國、能源報國的初心。

10月5日,科學家精神主題展正式開展。圖/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此次展覽分為6個篇章,立體呈現了傅鷹、曹本熹、武遲、朱亞傑、劉光鼎等在該校學習、工作或者受聘擔任兼職教授、名譽院長等職務的50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風采,展覽通過講述他們質樸的家國情懷、深厚的學術造詣、不凡的科學成就、感人的奉獻故事,多角度、多維度展示了新中國科技進步的騰飛之路、石油石化工業的奮進之路、中國石油大學的報國之路。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鐵冠、高德利、徐春明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來斌來到了展覽現場。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陳峰表示,學校推出的科學家精神主題展是傳承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弘揚科學家精神的重要舉措,是迎接黨的二十大的特別獻禮,也是開啟7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後,對學校立足石油能源領域、著眼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創新人才培養的集中展示。
王鐵冠表示,展覽展示的是近70年來前輩師長為石油工業艱苦奮鬥的成果,以及他們所積累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希望新一代石油學子擔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傳承發揚好科學家精神。
「這次展覽一下聚集了50位兩院院士的故事,從數量上來說就很震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研三學生楊淞鈞告訴記者,這也體現了學校的發展一直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相連,「每一位院士都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深厚的學術造詣,於我們青年一代來說都是一種激勵。」
排在展覽首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傅鷹,明明可以選擇更好的生活卻毅然回國、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一輩子在石油開採領域兢兢業業……在這次展覽中,楊淞鈞從院士們身上深切感受到「愛國永不過時」這句話,「科學家們優秀的事迹,對我們來說是寶貴的無字之書和精神寶藏,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我們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我們一定要在科學家精神中汲取磅礴偉力,讓自己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新時代棟樑之材。」
研二學生董夢竹也為科技工作者質樸且深厚的家國情懷所感動,老一輩科學家們心無旁騖、舍名棄利去解決實際問題,踏實苦幹、敢為人先,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篳路藍縷的時代擔起了服務人民、發展國家的重擔,紮根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深入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正是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才守住了泱泱華夏的尊嚴,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這種『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勇毅擔當令我敬佩不已。」
本次展覽還設計製作了「星耀山海」主景觀、「星光璀璨」院士牆、「星語心愿」打卡區等特色板塊,並同步開通線上展廳。
此外,為做好科學家精神宣講和學校精神文化體系闡釋傳承,學校成立了「風華傳薪」青年宣講團,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吳小林在開展儀式上為宣講團授旗。被院士們的事迹觸動的楊淞鈞表示,自己也想加入宣講團,接好接力棒,把科學家精神發揚光大。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