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中,高校可分為公辦和民辦2種類型,前者隸屬於不同級別的政府部門,有政府的財政支持;後者由民營企業或機構舉辦,自負盈虧。
總體上,民辦高校的辦學層次、教學水平要比公辦高校差很多,錄取分數也要低一個檔次,收費則要高很多,公辦高校的學雜費一般只需要七八千一年,而民辦高校則需要好幾萬。這麼高的學費,對於尋常家庭來說,是沉重的經濟負擔,所以不少本科壓線生為了省錢,會放棄報考民辦高校,轉而去讀公辦高職。
高職報到不到一個月就後悔,回高中復讀
我的一位親戚,他的兒子今年參加高考,考慮400多分,勉強過本科線,但公辦本科大學沒戲,只能勉強上民辦本科大學,但又嫌棄民辦本科大學學費太貴,家裡承擔不起。
一家人經過商量,最後給孩子報了一所大專院校,尋思著幾年下來可以節省上十萬元。
沒想到孩子到高職報到沒幾天,就跑回來了,說那裡的學風紀律太差,學不到東西。
親戚勸了他好幾次回去,孩子就是死活不答應。沒辦法,只好給他報名了當地的一所復讀學校,明年再考。
客觀來說,畢竟辦學層次都不同級別,高職專科院校跟本科院校整體上存在明顯差距。
首先是生源質量上,很多地方專科的錄取分數也就200分左右,這就決定了這些學校的校紀學風不會很好,加深很多高職專科院校的管理比較鬆散,師資水平差,在這樣的環境下很難學到一技之長。
其次是學歷的認可度上,如今各行各業的學歷要求高,高職專科畢業後,想報考教師、公務員基本上沒有可能,通常只能夠從事一些一線的技術型崗位,工作環境相對比較差,工作也比較辛苦。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上高職專科就沒有未來。目前我國各行各業都缺乏技術型人才,僅高級技術人才的缺口就高達1200萬人,很多優秀的高職生還沒有畢業就被用人單位挖走,薪資待遇也不錯。相比之下,普通本科畢業生卻不容易找到適合的對口工作。因此,從就業角度看,放棄學費高昂的民辦本科大學,報考公辦高職院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關鍵看能不能選擇到一所靠譜的好學校。
如何選擇一所靠譜的公辦高職院校?
第一,選重點高職院校。高職專科院校跟本科院校一樣,也分不同層次,層次越高,校紀學風就越好,越能學到東西。在選擇高職院校時,可以看它們有沒有「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全國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等頭銜。有的話,證明這所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不錯,管理也比較嚴格,可以學到一技之長。
第二,選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在警察、鐵路、電力、水利、航運、公共交通、農業、城建等行業領域,有不少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這些高職院校往往具有很深的行業背景,學校跟眾多行業相關的國企、央企存在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後有很大機會進入相關用人單位工作,等於捧起了鐵飯碗。大家可以報考這些行業型高職院校的行業特色專業。
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無論是上本科還是上高職,將來可以過怎樣的生活、有沒有成就,關鍵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努力程度,只有保持憂患意識,好好進行規劃,腳踏實地學好知識和技能,才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