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布《關於表彰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的決定》,其中,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南柴火市街小學校長安冬梅榮獲「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榮譽稱號。
安冬梅30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學第一線,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2019年擔任南柴火市街小學校長以來,在學校率先實施「中華民族團結教育浸潤校園文化工程」,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不斷推動學校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2019年被評為「呼和浩特市三八紅旗手」;2019年榮獲「呼和浩特市道德模範」稱號;2021年獲得「全國優質教育科研成果展評優質課一等獎」;2021年獲得「呼和浩特市名校長」稱號;2022年被評為「內蒙古好人」。
近年來,安冬梅將做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強化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意識,作為學校工作重中之重,通過深耕中華民族團結教育,浸潤文化傳承發展。
讓中華民族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安冬梅發動教職工打造「一廳」「三廊」「一館」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區域。「各民族作品牆」「中華民族文化牆」……學生們在走過的牆邊、樓梯的轉角,隨處可見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的閃光印記。
學校精心打造校園「彩虹」品牌,「彩虹」博物館收集了56個民族相關的生活用品,學校開設馬頭琴、蒙古象棋等傳統項目,又創新開設了皮藝工作坊,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對中華民族藝術的需求,讓學生們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內化,在內化中發展」。
安冬梅精心設計了歡樂大課間,有安代操、馬鞍操等獨具特色的課間活動,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日常活動。同時,開設生活體驗課程,製作的美味不僅有廣為熟知的餃子、糖餅等,還不斷地融入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美食,拓展性課程受到老師家長和孩子們的好評。
安冬梅還將教育教學活動與中華民族團結互為融合,組織開展中華民族團結先進事迹演講活動,把身邊發生的和報紙上登載的中華民族團結事例記載下來,宣傳典型,樹立榜樣。同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民族團結教育深度融合,在全校廣泛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石榴籽行動」主題教育「五個一」系列活動,通過講一點「民族英雄故事」、傳一點「民族文化精神」、創一點「民族文化作品」、贊一點「民族團結榜樣」、做一個「民族文化使者」,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讓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根植於學生心中。
每年還利用開學典禮召開「青城共育石榴籽 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集中進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同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系列活動,邀請民委的同志進行宣講、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做法律講座。學校還成立「小小烏蘭牧騎團」,設有合唱團、舞蹈隊等,走進社區、廣場,對道德模範、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事迹進行宣傳,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南柴火市街小學先後被授予全國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優秀組織獎」、「全國百所德育示範校」、首批「自治區文明校園」「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內蒙古自治區特色教育實驗學校」「內蒙古自治區漢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等。
多年來,安冬梅堅持三個面向、兩全方針,辦好有特色的小學,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狠抓思想、業務素質的提高,堅持政治學習制度化,師德教育經常化,業務學習系統化。主動發展,和諧育人,為少年兒童編織幸福的童年。為了打造現代化辦學條件,安冬梅為地處農村辦學條件差的百什戶校區,新建了保安室、勞動實踐基地,更換了彩屏,更新了同屏互動室桌椅等,推進了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促進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此外,安冬梅的善心善行也感染著被她關愛過的學生,每年對貧困大學生馮瑋給予2000元的資助,對戴瑞等38名學生資助學慣用品,累計捐助100多個孩子,幫助過的家庭有200多個。在救災及疫情期間,為清泉街社區捐款近萬元,踐行了一名校長的使命擔當。(李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