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客戶端8月29日電】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聯合北京語言大學共同舉辦的「百國青年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文演講比賽決賽8月28日舉行,來自埃及、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泰國、敘利亞、義大利等國的19名青年同台競技。他們認為,學中文可以帶來很多機會和樂趣。當今世界,加強各國青年人間的交流尤為重要。

2022年8月29日,參賽選手在「百國青年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文演講比賽決賽現場發表演講。(圖片均來自東西問客戶端 王駿 攝)
自2022年3月起,經過全球徵集和初賽篩選,共有來自16個國家的19位選手從109人中進入決賽。這些外國青年圍繞科技、環保、翻譯、教學、文化交流等主題講述「青年創新與發展」,用青年人特有的視角和思路實踐著「講述中國,親睦世界」的願景。
「來自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青年針對一些共同關注的話題,發出他們共同的思考。」北京語言大學世界漢學中心主任、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徐寶鋒表示,外國青年理解中國最好的方式就是走進中國,除了上中文課、學中國文化,還可以走進中國的城市、鄉村、廠礦、企業,讓他們立體地了解中國。

2022年8月29日,大賽共吸引16個國家的109選手參與。圖為部分選手參與線下比賽。
最終,泰國選手周鵬(Jeen-ngarm Tossawat)獲得特等獎,來自敘利亞的馬麗(Fajr Ksibi)和義大利的沐嵐(Sofia Squilloni)獲得一等獎,來自奧地利的劉子怡(Felicia Ziyi Liu)、辛巴威的楊靖(Michael Lordmark Mubaiwa)、奈及利亞的樂佳(Labake Sikirat Ishola)獲得二等獎,三等獎由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瑪麗卡(Gurba Malika)、蒙古國的小虹(Mungun Uyanga Erdenebaatar)、伊朗的庄致遠(Abalfazl Delkhasteh)以及印度尼西亞的陳銳浩(Felix Tjai)摘得。來自巴基斯坦的墨宸(Farooq Ahmad)獲得「網路最佳人氣獎」。
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瑪麗卡從高中就開始學習漢語,畢業後到中國讀本科、碩士,目前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的研究生。「學習中文給我帶來很多機會和樂趣。我們不僅是國際教育的接受者,也是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更應該用實際行動付出自己的努力。」
泰國選手周鵬是西北大學的留學生。他平時喜歡研讀各種中國傳統文化典籍。

2022年8月29日,中外評委在比賽現場與選手雲連線。
敘利亞女孩馬麗兒時便和家人來到中國,已在江蘇鎮江定居11年。她期待人類能夠擁有和平的世界:「中國有句話『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戰爭是人類的最大災難。即使我們有著不同的膚色、種族、語言和文化,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生活在一個安全和平、繁榮美麗的世界。這個願望讓我們在差異中共同成長,而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所在。」
來自義大利的沐嵐畢業於威尼斯大學中文系,曾到中國交流學習,目前在義大利的一所學校教華人義大利語。她認為,每個民族有自己的文化特點,但人們都可以在世界這個巨大「花園」里共同生活、和諧共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