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考公務員崗位3.12萬左右,但是卻有212.3萬考生報名,考公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要說當代大學生為啥不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偏愛考公,還得從大學生就業現狀說起,從前大學生數量少,市場需求量大,大學生很容易就能找到對口的好工作,但是如今畢業生一茬接著一茬,就算是普通的崗位也得十幾人爭搶。
而且私企受環境影響,動不動就裁員降薪,大學生好不容易才就業就又要找工作,還不如去考公,雖然困難但也算一勞永逸,而且公務員越難上岸,社會認可度也越高,再加上穩定的待遇,豐富的福利導致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就加入考公的大軍中。
公務員改革呼聲高漲,考公大學生心有顧慮
公務員屬於國家公職人員,福利待遇自然是沒得說,讓在體制外工作的人很是眼紅,同樣都是工作,為啥你待遇好福利多?再加上個別上岸的大學生言行不當,工作也不盡職盡責,也讓不少人覺得德不配位,所以公務員改革的呼聲逐漸高漲,有人提出了公務員轉為聘任制的呼籲。
什麼是聘任制呢?也可以理解為合同制,雙方簽訂合同各自履行義務和責任,合同期滿就再行商議,這個提議可讓很多考公的大學生坐不住了,之所以費盡心力的考公,就是圖它長遠穩定,待遇好,一旦轉為任聘制這些優點不就都不在了嗎?
還有人拿護士編製改革舉例,從前學生們報考護理學專業,是想著畢業後考入醫院獲得編製,雖然工作辛苦但勝在事業單位待遇好,但是在事業單位改革下,很多公立醫院都不在招聘在編護士,很多都是合同制,漸漸的護理學的報考熱度也隨之下降了,如果公務員也轉為聘任制,那還值得大學生報考嗎?
若實行「聘任制」,還值得大學生報考嗎?
其實聘任制公務員從很早開始就已經出現了,並且在廣西,遼寧,河南等多地區作為試點實行過,就是為了打破公務員鐵飯碗的安逸,讓他們樹立職業危機,對工作更認真負責。
但是聘任制公務員和國考公務員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與其說公務員轉為聘任制,不如說增加聘任制公務員的招錄崗位,首先來說多數聘任制公務員是納入國家行政編製的,並非沒有編製,這點大學生要知曉,但是不需要參加一般的公務員考試也能入職。
聘任制公務員雖然沒有正常公務員的穩定,但與之相對應的是高薪,普通公務員薪資隨職級和工齡晉陞,但聘任制公務員的薪資則一開始就很不錯,通常年薪在20-30萬之間,還有部分崗位年薪在50萬左右。
當然高薪所伴隨的也有高門檻,通常聘任制公務員都要求研究生學歷才能報考,因為崗位招錄的都是高級精英人才,譬如說首席規劃師,跨境金融分析師等等,以本科學歷難以勝任。
其次就是專業證書要求,通常聘任制公務員崗位都要求考生有職業技能證書,因為這類公務員往往都是負責市級別以上的大項目,證書的等級還不能低,最後就是工作經驗,不同於一般公務員崗位優先應屆生報考,這類公務員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可迅速勝任工作。
說了這麼多,聘任制公務員究竟值不值得大學生報考,想來很多人都心中有數了,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就算想報可能也沒那個能力,但是對於從業一段時間或者擁有高學歷的畢業生來講,聘任制公務員還是值得考慮的,如果高學歷畢業生能轉出去一部分去考聘任制公務員,那麼對於普通本科生來說,考公的壓力或能減輕一些。
公務員崗位雖好,但大學生考公不要陷入誤區
考公務員應該是出於大學生對未來發展的規劃,畢竟一旦考上想辭職也不容易,所以大學生一定想好了再考,不要因為逃避就業而去考公,萬一考上後找到了想要從事的工作,或者發現自己不喜歡考上的崗位,則白白浪費時間。
大學生不要輕信公務員工作很輕鬆的說法,公務員崗位眾多,很多崗位也需要加班也很辛苦,大學生如果抱著混日子的態度還是不好考為好,國家公職人員,做的是服務人民的工作,大學生要有這個覺悟。
公務員崗位雖然很體面,但是考上了之後大學生卻不能高調炫耀,反而要低調,在當今社會,網路的力量和不小,如果大學生上岸後高調炫耀,發表什麼不當言論,有不妥行為,很人容易成為熱門人物,工作可能也保不住了。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