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駕馬車」齊頭並進 教育幫扶「蹄疾步穩」——威海教育援青這三年

2022年07月01日22:51:25 教育 1179

「四駕馬車」齊頭並進 教育幫扶「蹄疾步穩」——威海教育援青這三年 - 天天要聞

  校園課堂內書聲琅琅,教研會議進行著教法研討,「雲端」教育培訓傳送知識……一個個推動教育發展的建設項目,一節節啟迪學生智慧飛揚的科學課程,一個個教學新法的探索實施,一項項發揮效益的研究課題,無不展現著威海教育援青的點點滴滴,也見證著威海教育援青這三年來結出的累累碩果。

  大愛無言,情滿高原。自2019年入青以來,威海援青管理組以「硬體+軟體」「線上+線下」「輸血+造血」「短期+長期」的「四個結合」為主線,加大硬體投入,注重模式創新,聚焦內涵發展,強化智力幫扶,助推門源教育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硬體+軟體」 築牢教育援青根基

  2021年6月17日,門源縣魯青高級中學如期開工建設。這座總投資2.52億元的學校,資金來源為國家專項和山東援建及縣財政資金。建成後,可容納2000名高中學生就讀和住宿,能有效解決門源縣高中學校大校額、大班額、管理難等難題。

  門源縣魯青高級中學並不是威海援青建設的唯一學校。按照「援建資金的8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的要求,硬體方面,三年來援青資金共投入近1.3億元,新建1所魯青高中、3所農村幼兒園和海北二中風雨操場、門源職校實訓樓。同時,爭取愛心企業為門源中小學捐贈價值20餘萬元的教學設備、價值260萬元的2萬套學生服裝。

  硬體提升了,軟體同樣不能落後。援青資金共投入270萬元加強全縣18所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爭取威高集團10年投入100萬元開展80餘名「事實孤兒」救助行動;威海慈善總會3年投入60萬元用於貧困學生資助;威海教育局投入40萬元為門源教師購買了「學科網」等教育網路資源;威海對口學校、中華慈善總會、威海交運集團共捐贈價值180萬元的9萬冊圖書……硬體與軟體的持續投入,進一步築牢了教育援青根基。

  「線上+線下」 創新教育支援模式

  4月13日,來自門源縣19個中小學的440多名教師集聚「雲端」,參加了一場題為「中小學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的線上專題培訓會。在網路另一端為他們「授課」的,是威海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陳梅。

  這樣的「雲端」培訓已成為威海與門源縣的教育交流日常——3月4日,威海城裡中學與門源三中開展了作業設計專題培訓活動;3月24日,威海城裡中學與門源三中開展以《與考試相伴而行》為主題的考前學生心理輔導研討活動;3月28日,門源小學中部一團二團以集團校為中心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遠程教研活動……

  為解決實地選派教師成本高、次數少、人數少等問題,自2019年8月以來,山東援青啟動了「威海·門源遠程智慧援教工程」,三年持續投入援青資金367萬元,為門源18所學校配備遠程信息化設備,兩地對口學校運用遠程信息化手段實現「同步備課、同步聽課、同步研課、同步評課」的「四同步」目標。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活動800餘次,兩地6000餘名教師參與,雙方教師由原來平均每年2次交流到現在各學科、各教研組平均每周1次交流,雙方有效交流時間提升了15倍以上。

  此外,三年來,威海還實地選派41名援青教師開展對口支教工作、57名教育專家名師赴門源開展送教講學活動,累計9000餘人次參加;組織門源100名普通中小學校長教師、96名職校師生赴威海進行影子培訓,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教師培訓活動。「雙線」共同發力,不僅節約了資源,也進一步提高了效率、擴大了範圍、提升了層次,實現「小組團」到「大組團」幫扶的升級。

  「輸血+造血」 培養「帶不走」的名師隊伍

  2021年7月19日,來自威海市的11名高中教研員和骨幹教師,帶著教育教學經驗抵達青海省門源縣,開啟了為期7天的教育交流。

  交流活動中,「送教老師」們圍繞高中段學校的課程管理、教學管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及相關配套政策的解讀等內容,通過專題講座、互動研討和聽評課等形式,將威海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優秀教學成果與經驗傾囊相授,幫助門源本地的「種子教師」儘快成長為「門源名師」。

  據介紹,威海教育援青的三年里,我市先後選派包括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6名教師,赴門源開展教育教研和「名師工作室」創建工作:在模式上,組建起以援青教師為顧問、門源骨幹教師為主持人的6個名師工作室團隊,幫助門源教師科學、快速成長;在方式上,將宏觀理論性教研轉變為微觀「小問題研究」,開展系列示範展示、指導培訓、入校診斷等活動,更加直接地提升了門源本地的教育教學質量。

  「輸血+造血」的模式,培養出了一批「帶不走」的名師隊伍——2020年,門源縣3名教師分別獲得青海省教學能手稱號、崗位練兵一等獎的優異成績,創下歷史最好成績;2021年,組建門源縣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投入20萬元用於10所學校心理諮詢室硬體配備和14名種子教師培訓活動,目前已開展40餘人次的個體諮詢、300餘人的團體輔導、90餘人的班主任培訓活動,開創了教育對口援青工作先河。

  「短期+長期」 增強對口支援的持久動力

  2019年7月,作為支教隊伍的一員,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新都小學辦公室主任鍾艷梅來到千里之外的青海省門源縣。在開展支教工作之餘還與兩對姐弟結緣,傾盡所有幫助他們化解自卑、健康成長。

  像鍾艷梅這樣的優秀援青教師還有很多。自援青工作開展以來,威海就以「短期+長期」模式為突破口,全力增強對口支援的持久動力。其中,短期支教方面,2019年以來,威海共選拔3批41名優秀教育幹部、骨幹教師組建援青團隊,開展了1.5年期組團幫扶、1年期支教等工作,涉及教育行政、教研、學校管理、教師等多個層次和領域,成功實現行政推動、教研帶動和基層行動的高效聯動。截至目前,在5人組團式幫扶下,海北一中高考升學率提高6.5個百分點,1名支教老師榮獲「青海省五一勞動獎章」。

  長期協作方面,推動促進兩地45所學校(幼兒園)建立「一對一」結對關係並開展三年一屆的幫扶工作,率先在海北州實現中小學全覆蓋,鎮駐地以上幼兒園全覆蓋;職業學校根據專業類別採用「多幫一」形式,威海市7所職校分別與門源職校建立起長期幫扶關係,共遴選門源職校近100名師生赴威海參加專業技術技能提升培訓活動,幫助門源職校在青海省職業技能大賽中實現一等獎零的突破以及參加國賽的歷史性突破。援青教師團隊短期發力,加上結對幫扶學校的長期助力,呈現出久久為功、升級加力的幫扶格局。 (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曲黎悅 通訊員 程斌 都鋒)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增分100分以上的復讀生有話說(三) - 天天要聞

增分100分以上的復讀生有話說(三)

我校25年高考復讀生平均增分86.5分最高增分202分增分100以上49人,佔比34%增分80分以上86人,佔比59.7%物理組合平均分496分歷史組合平均分508.28分物理組合強基率由24年高考的4.76%提升至50.48%本科率由24
高考結束考生家長仍需警惕,網警護航高考警惕花錢改分騙局 - 天天要聞

高考結束考生家長仍需警惕,網警護航高考警惕花錢改分騙局

高考加油高考已經結束,千萬考生家庭進入等待查分階段。然而,在這段緊張而充滿期待的日子裡,一些不法分子也瞄準了考生和家長的心理,編織各種「提前查分」、「內部改分」、「特殊招生指標」、「花錢保錄取」陷阱,利用「焦慮」牟利,家長稍有不慎,就可能蒙
藏起來,度娘都搜不到的走心句子,太高級了 - 天天要聞

藏起來,度娘都搜不到的走心句子,太高級了

01☺︎⁺◞̆ʚ·͜·°ɞ在這世上,女孩總是被貼上各種標籤:溫柔、賢惠、乖巧……但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不應該被這些刻板印象束縛,而是要活出屬於自己的模樣。努力,就是為了打破這些標籤,從「被定義」到「我定義」。02.
海南省科協舉辦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帶領青少年「零距離」體驗飛行魅力 - 天天要聞

海南省科協舉辦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帶領青少年「零距離」體驗飛行魅力

9歲的喬子欣高舉親手組裝的航模,興奮地喊道:「教官快看!我做的飛機飛起來啦!」7月5日,在海口某飛行訓練基地,40名青少年參加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與海南日報全媒體運營中心共同策劃的「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開啟充滿趣味與挑戰的航空科普之旅。 此次培訓營作為《自貿海南 天天科普》第四期實踐活動,以「科普基地參...
何為「通識教育」? - 天天要聞

何為「通識教育」?

《通用人工智慧:認知、教育與生存方式的重構》作者:劉嘉版本:中信出版社2025年6月 現代教育的起源:為誰而學在亞平寧山脈與波河平原之間,是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它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的伊特拉斯坎人時期,宜人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和連接義大利北部和中南部的交通樞紐,使得它成為義大利乃至歐洲的商業和貿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