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數學(1)——數學是什麼

2022年07月01日07:33:15 教育 1851

走近數學(1)

—— 數學是什麼

馮躍峰


數學是什麼?難道就是一些抽象的符號和複雜的公式、定理?這種理解雖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但至少可以說是不全面的。

數學是一種高度抽象的理論模型,它的抽象首先來自於對客觀事物、現象、規律的模擬,但又不被客觀事物所限定,可以按自身的規律發展。

最初的數學不過是算術與幾何,幾何來源與土地的測量,算術來源與勞動果實的統計與分配 。因此可以說,對客觀事物的模擬或抽象是數學的一大特點,但這並非數學的全部。

走近數學(1)——數學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公理化體系使幾何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而公理化的變異,則導致了非歐幾何的誕生。非歐幾何是數學自身發展的產物,而不是來源於對客觀事物的抽象,它恰恰把數學最初的產生過程顛倒過來 ──不是由客觀事物抽象為理論進而完善理論,而是從抽象的理論出發,通過自身的完善,反過來刻畫自然。


走近數學(1)——數學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幾何的發展是如此,算術的發展也是如此。近世代數中的群、環、域並不是對自然現象的模擬,而是數學研究中的進一步抽象。實際上現代數學中的大量內容都不再是對客觀事物的簡單模擬和抽象,它是在一定的理論假設(公理體系)下,不斷豐富發展起來的構架,所有數學結果都可以看作是這座構架中的果實或枝葉。

所以, 通過自身理論的完善產生新的理論反過來又刻畫自然是數學的另一特點。

微積分的創立,更能說明數學的上述兩個特點。從研究變速運動的瞬時速度、曲線的切線的斜率等問題入手,引入了「導數」概念(對客觀事物模擬);從「導數」的逆運算引入了「不定積分」(自身理論的完善);從曲邊梯形的面積計算引入了「定積分」(對客觀事物的模擬);而通過數學發現,建立了牛頓─萊布尼茲公式,把從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入手得到的數學抽象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自身理論的完善),反映出數學的美妙和奇特。

走近數學(1)——數學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今天的微積分遠遠不只反映切線斜率、變速運動中的瞬時速度、曲邊梯形面積了,這就是數學發展的魅力所在。

我們知道,數學曾一度被定義為「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但數學發展到今天, 「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已不能反映數學的全貌。我們也無須給出「數學」的精確定義,因為它並不影響我們研究數學及進行數學教育, 更何況今天給出的定義很難預料在明天還能概括出不斷發展後的數學的內涵。

但從數學的發展可以看出,數學的豐富內容遠遠不止是一些概念、公式、定理,這些只是數學的外在表現形式。其本質的內容至少應包含這樣兩個方面:一是對客觀事物的模擬或抽象,二是自身理論的完善與擴展。

根據這樣的理解,我們把數學劃分為「數學建構」和「數學發現」兩個方面。

所謂「數學建構」,就是擴充原有的數學理論體系或創造新的數學理論體系。比如:引入符號、命名、下定義、設定公理等。

所謂「數學發現」就是在已有的理論體系中發現新的數學結論。比如:發現定理、公式、法則、原理以及解決有關數學問題的方法等。

走近數學(1)——數學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數學建構和數學發現實際上都屬於數學創造的範疇,由數學創造產生了數學知識。但數學創造和數學知識也並不能概括數學的全貌。比如說,人們創造這些知識幹什麼?回答這一問題靠的並不是別的什麼學科,而是靠數學本身。

因此,數學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數學應用。

數學應用包括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純數學問題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教育、科研中一些非數學的實際問題。

事實上,數學自誕生之日起就與廣泛的應用密不可分。但數學並沒有一開始就形成一門系統的學科。

因此,數學還有一個往往被人忽視的方面就是數學總結。它包括對數學已有的結構、知識、方法、應用等進行再改造,使之更簡單,更實用,更完美,以及對數學已有的結構、知識、方法、應用等進行系統的整理,使之形成完整的邏輯體系。這一工作的歷史典範就是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的誕生。

以上我們討論的數學創造,數學應用,數學總結都是數學的動態的內容,我們可把這些內容概括為數學活動。由此可見,數學至少應包括靜態內容—數學知識,和動態內容—數學活動兩個方面。但這兩個方面都是數學的顯式形式。我們認為,數學還有一種隱式形式,我們稱之為數學素質。

什麼是數學素質?數學素質是人的數學觀念和數學機智的綜合反映。

所謂數學觀念,就是數學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它是一種處理問題的宏觀策略。在數學觀念的作用下,人們習慣於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它通常表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從「問題數學化」的角度進行思考。

比如,遇到問題總數先考慮問題中各元素之間的數量關係,位置關係,因果關係,空間形式,結構特徵;或者透過問題的表象把握問題的本質,並將其本質特徵抽象為一些具體的符號或參數,通過對符號的操作和認識來刻劃事物的性態;或者建立一個數學模型,使問題中諸因素及其相互關係在模型中得以實現, 最後藉助模型的變換解決問題等等。

走近數學(1)——數學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二是從「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的角度進行思考,即將數學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遷移到當前的問題上。

比如,在思考問題時,其潛意識總是想起數學是如何解決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的;數學是如何在已有的系統中發現相關的結論和問題的,數學是如何解決面臨的新問題的等等。這些思想方法的遷移,常可使人們發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所謂數學機智,是指人們在處理有關問題的具體手法上,不知不覺地表現出數學思維的特徵,它常常表現為一些解決具體問題的微觀方法或技巧, 這種方法或技巧的湧現是數學觀念長期作用的結果。數學觀念總是要通過數學機智來體現,而每次數學機智的產生,則可能是多種數學觀念綜合作用的結果。

由上面的討論,我們對「數學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已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

數學可劃分為數學知識,數學活動和數學素質三個方面。其中數學知識包括定義、定理公式法則、問題方法等內容;數學活動又可分為數學創造、數學應用和數學總結三個方面。其中數學創造包括數學建構和數學發現,數學應用包括在數學中的應用和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數學總結包括將複雜的、零散的數學簡單化和系統化;數學素質可分為數學觀念和數學機智。

我們可用框圖表示如下:

走近數學(1)——數學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其中知識是靜態的,素質是隱式的,只有數學活動,它既是顯式的,又是能動的,因此數學活動尤其是數學思維活動是數學的核心。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 - 天天要聞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和父母失散了33年,找回親生父母后的第一個端午節,厲懷遠選擇帶著兒子媳婦,回唐山去陪伴爸爸媽媽。#頭條首發大賽#​一開始,怕被家裡人拒絕,不安的回家,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爸媽,哥嫂,
唐尚珺回應第16次高考:服從調劑 - 天天要聞

唐尚珺回應第16次高考:服從調劑

6月7日到9日,唐尚珺在廣西防城港市迎來了人生中的第16次高考。在此之前,他以堅持復讀考清華而出名,曾被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錄取,因故未上。2023年7月,當他決定去華中師範大學念師範類專業時,又因未選擇
過萬的志願填報服務:是圓夢還是販賣焦慮? - 天天要聞

過萬的志願填報服務:是圓夢還是販賣焦慮?

作者:胥愛明近日,標價11999元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引發熱議。而據媒體報道,這還並非最昂貴的選項。張雪峰旗下的峰學蔚來,還為2024年的考生推出了價值17999元的圓夢卡,該服務包含四次專業填報諮詢、志願規劃視頻等內容。
追夢16年,自覺考清華無望,35歲的唐尚珺終於認命了! - 天天要聞

追夢16年,自覺考清華無望,35歲的唐尚珺終於認命了!

在高考的行列里,最牛的釘子戶可能就是唐尚珺。#頭條創作挑戰賽#​果不其然如大家所料,2024年高考他又來了!這已經是他第16次參加高考!16年來他執著於一個夢想,考入心儀的清華大學,努力奔跑在這條路上,從學渣到學霸人生不斷蛻變,卻始終沒有圓
唐尚珺結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彎路,不希望有人學我 - 天天要聞

唐尚珺結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彎路,不希望有人學我

2024年6月9日,最後一場生物考試結束,35歲的唐尚珺走出考場,他的第16次高考宣告結束。 唐尚珺出生在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公安村,從2009年至今參加過16次高考。過去,他曾被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廣西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錄取,但都放棄了,選擇繼續復讀。 2023年,唐尚珺參加了第15次高考。他考了594分...
@所有考生:拼過了,你們都很了不起!看廈門家長及親友花式迎接考生 - 天天要聞

@所有考生:拼過了,你們都很了不起!看廈門家長及親友花式迎接考生

在廈門一中思明校區外,一考生家長開心擁抱走出考點的孩子。(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昨日高考結束,記者前往廈門一中思明校區、廈門雙十中學枋湖校區、海滄實驗中學等考點,採訪考生以及在外等候的家長。昨日下午6點半,記者在廈門一中思明校區門口看到,許多考生走出考點後,與前來迎接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來一個大大的擁...
唐尚珺第16次高考結束:發揮得不是特別滿意,分數應該和2023年差不多,傾向於報考師範專業 - 天天要聞

唐尚珺第16次高考結束:發揮得不是特別滿意,分數應該和2023年差不多,傾向於報考師範專業

6月7日到9日,唐尚珺在廣西防城港市迎來了人生中的第16次高考。在此之前,他以堅持復讀考清華而出名,曾被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錄取,因故未上。2023年7月,當他決定去華中師範大學念師範類專業時,又因未選擇服從調劑,高考志願滑檔。9日晚,九派新聞在防城港見到了剛答完人生中第16...